药疹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所致的皮肤黏膜急性炎症性病变。严重者可影响到机体其他系统。又称药物性皮炎。
任何药物均有可能致病。常见致病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类及磺胺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安眠药、抗癫痫药,血清制品等。应用结构类似药物可出现交叉过敏反应。对于中成药、特别是静脉给药中药制剂也屡有过敏的报告。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大类。
临床表现

药疹发病有一定潜伏期,大多在服药3周内发生。发病较急,大多呈急性过程。同一药物可引起不同疹型;而同一疹型也可由不同药物引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类型。

1.发疹型药疹

最为常见。皮疹泛发,为红斑、丘疹,对称发生于躯干、四肢。自觉瘙痒,严重者可伴发热等全身不适。致敏药物以氨基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及抗癫痫药多见。

2.荨麻疹型药疹

表现为急性荨麻疹,皮疹广泛,为鲜红的浮肿性红斑(风团,见图)。严重时手足背、口唇可高度肿胀。瘙痒明显。如伴有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多由青霉素、头孢类、呋喃唑酮、血清制品等引起。

3.固定型药疹

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片,直径可达数厘米,常为单发或多发,境界清楚,重者可发生大疱。皮疹消退后留褐色或灰黑色色素,经久不褪。再次服药常于原处再次红肿并扩大。损害常发生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唇、外阴部。常由四环素、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磺胺甲恶唑等引起。

4.多形性红斑型药疹

为黄豆至蚕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中心呈紫红色或有水疱,典型皮损为虹膜样或靶形。常对称发生于躯干及四肢伸侧,可伴发热、咽痛、关节痛等。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发病首先在黏膜及皮肤黏膜交界处,继而全身。表现为红斑、大疱、糜烂,自觉灼痛,并伴高热、肝肾功能障碍等,是一种重症药疹。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等药物引起。

5.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又称红皮病型药疹,为重症药疹。皮疹呈全身性水肿性红斑,继之大量脱屑,可持续数月。可合并肝肾损害等。重者可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多由磺胺类、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引起。

6.超敏综合征

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全身症状为特点的重症药疹。潜伏期2~6周,患者发烧,全身皮疹,面部肿胀。常有淋巴结肿大及关节痛。肝脏受损常见,肝酶升高。还常可发生心肌炎、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肾炎等。多由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磺胺类、别嘌呤醇、氨苯砜等药物引起。

7.中毒性表皮坏死性松解型药疹

是重症药疹,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皮疹为弥漫性紫红或暗红色斑片,有松弛性大疱。大片表皮坏死松解及糜烂,似烫伤样,触痛显著。黏膜常受影响。可合并感染、肝肾功能受损、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常由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巴比妥类、卡马西平等药物引起。

8.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

发病急骤,用药后数分钟即可发作,主要表现皮肤水肿性红斑及风团;呼吸道阻塞症状,如胸闷、气憋、呼吸困难、窒息、紫绀;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紫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是严重的药物反应,以青霉素类、头孢类、血清制剂所致为常见。

诊断

主要根据起疹前服药史及临床表现、既往药物过敏史等确诊。尚无可靠的实验室方法来确定致敏药物。

治疗

首先应停用一切可疑致病药物或结构类似药物。治疗原则是抗过敏、抗炎,预防并治疗并发症。轻症药疹停药后多可自愈,可用抗组胺类药口服,维生素C、钙剂等静脉注射;重症型药疹应尽早、足量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加强支持疗法,静脉给药以促进药物排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外用药以保护、止痒、抗炎为原则,湿敷、外用皮质类固醇等。

预防

应告诉患者今后不能应用致敏药物及结构类似药物,并记录在病历首页。对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使用前一定要作皮试,皮试阴性后方可应用。已定实人类淋巴细胞抗原(HLA[注])位点与某些药疹的发生有关,并已开发出相应药盒作检测,可告知患者是否能服用某个药物,从而预防药疹的发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