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相互关联的生物学因素、心理精神因素、社会因素为一体的现代医学模式。
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与生物医学模式不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作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的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这种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综合的水平上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
20世纪后期,由于人类文明的高度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人类的社会环境、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人类的疾病谱也相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由生物因子(细菌、病毒、寄生虫)所致的疾病已被控制,而另一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病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曾经为人类健康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些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为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不是生物学因素,而是社会因素和/或心理因素所致。加上随着人们对人属性认识也有了变化,由生物自然人上升到社会经济人。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也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理与社会层次。对健康的思维也日趋全方位、多层次。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身体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社会活动能力和较高的生活质量。人们逐步认识到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足以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单凭药物和手术。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已不再停留在身体上无病的水平。于是,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
1974年,布鲁姆提出:影响人类健康有环境、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四大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健康有重要影响。
拉隆达和德威尔对环境健康医学模式加以修正和补充后,提出了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为制定卫生政策、指导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模式认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类因素,每一大类可分为三个因素,则共计十二个因素;各类因素对不同的疾病影响是不同的,如心脑血管病以行为生活方式、生物因素为主,意外死亡以环境因素为主,传染病以卫生服务为主。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G.L.恩格尔在1977年《科学》杂志上发表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批评了现代医学即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指出这个模式已经获得教条的地位,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认为生物医学模式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化学因素,而忽视社会、心理的维度,是一个简化的、近似的观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不仅反映着医学技术进步,而且标志着医学道德进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重视人的生物生存状态,而且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人区别于狭义的动物,就在于能够以社会的方式生存,只有具有社会价值的生命才是真正的人的生命。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物和社会结合上理解人的生命,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寻找疾病现象的机理和诊断治疗方法,是对人的尊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生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躯体,而且要关心患者的心理;不仅要关心患者个体,而且要关心患者的家属、关心患者的后代、关心社会。顺应这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不应固守传统的针对躯体某器官系统的药物治疗,而应同时重视心理、生活方式、社会因素等长期的防治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对疾病的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