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绝育术

用人工方法将输卵管阻断,使卵子和精子不能相遇,从而永久避孕的方法。又称输卵管绝育术(tubal sterilization)。

手术不影响男女性生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

1823年输卵管绝育术首先在剖宫产产妇身上施行。后经多年的研究,创下了多种输卵管绝育的方法,例如输卵管结扎、输卵管部分切除、输卵管组织内埋藏、机械性压挫、药物腐蚀、烧灼、栓子堵塞及夹子钳夹等等。19世纪初M.马德勒(Max Madlener)和R.H.波默罗伊(Ralph Hayward Pomeroy,美国,1867~1925)报道了简单、安全、失败率低的麦氏法(输卵管压挫结扎)及波氏法(输卵管双折结扎切断法),输卵管绝育术才得以推广使用。经过多年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完善,抽心近端包埋法(又称近端包埋法)是现有的最常用的术式,其失败率为0.2%~0.5%;输卵管双扎结扎切除法,失败率为0.3%~3%。手术途径主要分为两种,经腹和经阴道。经腹小切口为常用的手术方法,术中提取输卵管有指板法、卵圆钳法、吊钩法、指夹法等。

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laparoscopic tubal sterilization)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应用,由于导光系统不完善,未能继续使用,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发达国家。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分为硅胶环套法、金属夹钳夹法和电凝法。各种方法有其优缺点,电凝法虽失败率低,但组织损伤大,不利于再通。环套法和钳夹法失败率虽高,但组织损伤小,以利于日后再通。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各类输卵管夹,如Hulka夹、Bleier夹等。输卵管夹是通过夹关闭输卵管管腔达到避孕,1981年,中国湖南银夹通过鉴定,之后湖北、上海也相继报道了钢夹及镍钛记忆合金夹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应用细胞毒素、化学腐蚀剂或黏合剂破坏输卵管组织形成疤痕,使输卵管管腔阻塞达到避孕的目的,但由于技术操作要求较高,药物反应等问题未解决而未能开展。20世纪90年代,为了减少输卵管组织损伤,有望绝育术成为可逆,用硅胶和聚氨酯等做成栓子形成输卵管管腔的机械阻塞,但均未取得满意的效果。

总之,女性绝育术是一种简便、安全、高效的手术,仍可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很低),往往与手术方式和手术者的熟练程度有关。近期并发症包括麻醉意外、脏器及血管损伤、出血、感染等,感染较常见。远期并发症较为少见,偶见慢性盆腔炎、肠粘连、月经异常、盆腔瘀血症、宫外孕、切口后遗症等。另约有0.2%~1.5%的再通导致妊娠。因此要加强对手术者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术前做好受试者的咨询工作;手术者在操作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思想集中,动作轻巧;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做好术后处理,以防感染。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