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震颤

非自主性的、有节律的眼球摆动。

眼球震颤可分为生理性眼球震颤和病理性眼球震颤两种。生理性眼球震颤包括终位性眼球震颤(end-ponit nystagmus)、视动性眼震、前庭性眼球震颤。病理性者依据发生时间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依据病变部位分为传入性(知觉性)和传出性(运动性);依据眼震方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斜向型和混合型;按震颤幅度和速度,分为钟摆型与跳动型。钟摆型眼球震颤中,眼球自中央向两侧摆动,其摆动的幅度和速度大致相等,没有快相、慢相之分;跳动型眼球震颤有快相、慢相之分,当黄斑中心凹非自主性地缓慢偏离注视目标时形成慢相,随即眼球迅速跳动式回位,代偿性恢复注视,形成快相,快相方向为眼球震颤方向。眼球震颤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隐性眼震在两眼不遮盖时没有眼球震颤,当遮盖一眼时,注视眼显示眼球震颤。

传入性眼震由于双眼视力严重丧失引起,多为钟摆型水平眼震,如双眼先天性白内障、白化病等。传出性眼震损害部位在大脑额叶至眼外肌的传出通路上,先天性眼球震颤、震颤阻滞综合征、上跳综合征、下跳综合征等均为传出性眼震。

眼震仅为一种症状,临床上很多眼球震颤发病机制不明,并终身存在。一些后天性眼球震颤存在原发损害,需要仔细寻找。通过眼震仪等记录眼震波形、震幅、频率,结合头部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有助于眼球震颤的诊断。截至2022年,还没有成熟有效的技术消除眼球震颤,只有一些方法可能间接改善临床症状,包括屈光矫正、配戴同向三棱镜改善头位或者异向三棱镜诱发辐辏,抑制眼球震颤。先天性眼震为眼球震颤中相对常见的类型,于出生后3个月内出现,常为单一跳动型水平眼震,可有静止带和代偿头位,通过配戴三棱镜或手术可以将静止带转移至正前方,从而矫正头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