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之中的空腔,内容脑脊液。
是脑室系统的一部分,居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即第一和二脑室,在脑室系统中体积最大,呈“C”形室腔,腔内表面覆盖室管膜,腔内充满脑脊液并有发达的侧脑室脉络。侧脑室腔洞的大小因人而异,个体差异颇大,一般情况下容量10~15毫升,两侧的容积共约30毫升。每侧侧脑室均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结构
按其形态和部位分为中央部、前角、下角和后角四个部分。
1.侧脑室中央部(体部)
自室间孔延伸至胼胝体压部,又称侧脑室体(部)。居顶叶内,又称侧脑室顶部。此部向内以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向前端伸入额叶移行为前(额)角;向前下方伸入颞叶移行为下(颞)角;向后伸入枕叶移行为后(枕)角。中央部后端与后角和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区域,为侧脑室最宽处,称为三角部。侧脑室体除前部位于额叶外,其后部和三角部均在顶叶内,因而顶叶的占位性病变可使侧脑室体部和三角部的位置和形态发生改变。侧脑室中央部的上壁为胼胝体;内侧壁为透明隔;外侧壁为尾状核体;下壁由内向外依次为穹隆、脉络丛、丘脑背侧面的外侧部(即附着板)、终纹、终静脉和尾状核。其中尾状核突入侧脑室,形成前后方向的纵行隆起。
2.侧脑室前角(额角)
自室间孔以前向前外下方伸入额叶,又称为额角。额角前端钝圆,冠状断面上呈三角形,顶和前壁为胼胝体;内侧壁为透明隔;外侧壁为尾状核头;额叶病变可使前角及中央部的前部变形。胼胝体和透明隔的占位性病变可使两侧脑室前角及中央部互相分离。胼胝体的占位性病变还能使侧脑室的相应部分向下移位。
3.侧脑室下角(颞角)
自三角部于丘脑后方呈弓形弯向前下方伸入颞叶内,体积最大,其尖端距颞极约2.5厘米,长轴大致与颞上沟一致。下角的腔呈裂隙状。上壁外侧大部由胼胝体毯和视辐射构成,内侧小部由尾状核尾和终纹构成;下壁外侧部是侧副隆起,内侧部是海马、海马伞及脉络丛,海马是自海马沟卷入的皮质,可视为海马旁回的延续。海马的前端膨大,称海马足,被2~3个浅沟分为数个趾状隆起,称海马。海马的上内侧面有一白色扁纤维带向后行进,称海马伞,再向后逐渐离开海马,在胼胝体压部的下方移行为穹隆,海马与海马伞上有脉络丛覆盖。
沿穹隆有一半环形的脉络膜裂,在侧脑室中央部此裂位于穹隆和丘脑上面之间,在侧脑室下角位于海马伞和终纹之间。此裂深处无脑实质,由一层室管膜封闭,软脑膜及其携带的血管于此处定着室管膜突入侧脑室,并极度发育,形成侧脑室脉络丛。侧脑室脉络丛在室间孔处与第三脑室脉络丛相连,向后经中央部转入下角。若将侧脑室脉络丛撕去,就可看到自室间孔沿着穹隆和海马伞进入颞叶的一条人为的弓形裂缝,这就是脉络裂的全长,也是侧脑室脉络丛的全长。所以侧脑室自室间孔向前伸的前角、自三角区向后突的后角内无脉络丛。脉络丛从中央部后端转向下角处,朝向后角的地方,发育极佳,称为脉络球。
4.侧脑室后角(枕角)
自三角部向后内方伸入枕叶,多呈短三棱椎体形,末端稍向内弯曲,左右常不对称,可发育不全,甚至缺如。后角的上壁和外侧壁为胼胝体压部放射到枕叶的一薄层白质纤维形成的胼胝体毯,毯向外为视辐射。内侧壁由两条前后方向的纵行隆起组成,背侧者较小,称为后角球,由胼胝体压部放射至枕叶的纤维组成;腹侧者较大,称禽距,由距状沟前部皮质陷入形成。下壁由枕叶髓质构成。
发育
与其他脑室系统类似,由神经管的中央管腔演变而来。侧脑室起源于神经管的前脑泡,胚胎第五周时前脑泡的头端向两侧扩大形成左右两个端脑泡,后演变为两个大脑半球,中央的管腔演则变为左右两个侧脑室和间脑中的第三脑室。
临床意义
侧脑室体积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患者因脑实质萎缩至脑室扩大,侧脑室均大于同龄人群。
因脑脊液的分泌吸收障碍和循环障碍至脑脊液容积增加,伴随脑室扩张称为脑积水,主要由吸收障碍所致,常伴颅内压增高。各种原因所致急或慢性梗阻性脑积水,因脑脊液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吸收,脑室扩大,室管膜扩张,脑室表面结构及通透性改变,部分脑脊液逸出脑室挤入附近的白质可引起间质性脑水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见脑室扩大,脑室周围白质,尤其额角周围,呈蝴蝶状低密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