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狭窄、闭塞所引起的微小动脉供血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可残留小囊腔。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梗”。腔隙性脑梗死直径一般为0.2~15毫米囊性病灶,呈多发性,小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管径。主要累及脑的深部白质、基底节、丘脑和脑桥等部位。部分病例的病灶位于脑的相对静区,无明显的神经缺损症状,放射学检查或尸解时才得以证实,故称为静息性梗死或无症状性梗死。腔隙性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20%~30%。
病因及发病机制
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主要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血管危险因素引起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或者因糖尿病、高脂血症引起血的凝固性和黏度增高、血小板黏附性增强,促使血栓形成从而导致管腔闭塞产生腔隙性病变。另外,风湿性心脏病或非风湿性心脏病的附壁栓子脱落,有或无溃疡的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性血管病、夹层动脉瘤的血栓脱落,尤其是升主动脉、颈动脉中粥样硬化斑脱落形成的栓子,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理
“腔隙”源于病理发现,为脑实质内含水的小空腔。1843年,法国医师M.杜雷德-法雷尔(M.Duraed-Farelel)在他的关于脑软化灶的病理发现的专题论文中首次运用“lacune(腔隙)”这个名词来描述他在大脑深部发现的小空洞。1965年C.M.费希尔(C.M.Fisher)等通过临床病理观察对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做了详尽描述,将腔隙性脑梗死作为脑梗死的亚型引入脑血管病的分类,出现腔隙性脑梗死名词。
腔隙性脑梗死病变血管多为直径100微米~200微米的深穿支,如豆纹动脉、丘脑穿通动脉及基底动脉旁中央支,多为终末动脉。腔隙性梗死病理改变为颅内不规则圆形、卵圆形或狭长形,直径在0.2毫米~20毫米,多为3毫米~4毫米病灶,常位于脑深部核团(壳核约37%、丘脑14%、尾状核10%),脑桥(16%)和内囊后肢(10%),内囊前肢和小脑较少发生。
大体标本可见腔隙为含液体小腔洞样软化灶;镜下可见腔内有纤细的结缔组织小梁、吞噬细胞和微血管瘤,病变血管可见透明变性(hyalinosis)、玻璃样脂肪变(hyaline fatty change)、玻璃样小动脉坏死(hyaline arterionecrosis)、血管壁坏死(angionecrosis)和小动脉硬化(arteriolar atherosclerosis)等。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半数以上的病例有高血压病史,突然或逐渐起病,可以出现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症状。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和脑干是许多神经纤维束走行的重要通路,由于腔隙很小,有时单纯影响运动纤维或感觉纤维,而出现纯运动性偏瘫,或者仅出现没有偏瘫的半身感觉障碍。但是,并不是所有发生的腔隙性脑梗死都会产生症状,只有那些累及重要神经通路或神经结构的腔隙性脑梗死才会有临床表现。Fisher根据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将本病归纳为21种临床综合征,其中常见的5种如下:
运动性轻偏瘫(pure motor hemiparesis; PMH)
最常见类型,约占60%,病变多位于内囊、放射冠或脑桥。表现为对侧面部及上下肢大体相同程度轻偏瘫,无感觉障碍、视觉障碍和皮质功能障碍如失语等;若为脑干病变多不出现眩晕、耳鸣、眼震、复视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常常突然发病,数小时内进展,许多患者遗留受累肢体的笨拙或运动缓慢。
纯感觉性卒中(pure sensory stroke; PSS)
较常见,特点是偏身感觉缺失,可伴感觉异常,如麻木、烧灼或沉重感、刺痛、僵硬感等;病变主要位于对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ataxic-hemiparesis; AH)
病变对侧轻偏瘫伴小脑性共济失调,偏瘫下肢重于上肢(足踝部明显),面部最轻,共济失调不能用无力来解释,可伴锥体束征。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或皮质下白质。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dysarthric-clumsy hand syndrome; DCHS)
约占20%,起病突然,症状迅速达高峰,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变对侧中枢性面舌瘫、面瘫侧手无力和精细动作笨拙(书写时易发现),指鼻试验不准,轻度平衡障碍。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前肢及膝部。
感觉运动性卒中(sensorimotor stroke; SMS)
以偏身感觉障碍起病,再出现轻偏瘫,病灶位于丘脑腹后核及邻近内囊后肢,是丘脑膝状体动脉分支或脉络膜后动脉丘脑支闭塞所致。
辅助检查
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见内囊基底节区、皮质下白质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长方形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无占位效应。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对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比头颅CT高,可更为清楚地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并可初步判断梗死时间。腔隙性脑梗死头颅MRI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根据梗死时间不同分为新鲜梗死和陈旧性梗死,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公认对新鲜腔隙性脑梗死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的方法,表现为DWI高信号。T2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低信号病灶周围见增生胶质细胞的稍高信号可认为是陈旧性脑梗死。
脑脊液和脑电图检查常无阳性发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中老年发病,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病危险因素病史,急性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有与神经功能缺失一致的脑部腔隙病灶,梗死灶直径<1.5厘米~2.0厘米,且梗死灶主要累及脑的深部白质、基底节、丘脑和脑桥等区域,符合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病变,即可明确腔隙性脑梗死诊断。少数患者隐匿起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鉴别诊断
需与少量脑出血、感染、囊虫病、烟雾病、脑脓肿、颅外段颈动脉闭塞、脑桥出血、脱髓鞘病和转移瘤等鉴别。
治疗及预后
与脑血栓形成治疗类似。主要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血管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降脂药,配合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改善脑循环治疗。本病预后一般良好,死亡率和致残率较低,但复发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