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分水岭梗死

由相邻血管供血区交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导致的脑梗死。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又称边缘带脑梗死。

病理与发病机制

CWI的病因不是十分清楚,突然血容量的变化、血压降低等导致脑部血流量减少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常见病因有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麻醉药过量、降压药使用不当、心脏手术合并低血压及严重脱水等。皮质梗死的病理显示病灶呈楔形改变,尖端向侧脑室,底部向软脑膜面,以皮层损害为主。大脑前、中、后动脉之间的梗死灶,位于大脑皮质,由前至后呈“C”形分布,与矢状缝平行。皮质下的病灶多呈条索状。

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发生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伴全身血压降低时。常呈卒中样发病,症状较轻,纠正病因后病情易得到有效控制。通常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皮质前分水岭脑梗死
即皮质前型,见大脑前、中动脉分水岭脑梗死,病灶位于额中回,可沿前后中央回上部带状走行,直达顶上小叶。表现以上肢为主的中枢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伴有情感障碍、强握反射等额叶症状和局灶性癫痫,优势半球侧病变还可出现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皮质后分水岭脑梗死
即皮质后型,见于大脑中、后动脉或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分水岭区梗死,病灶位于顶、枕、颞交界区。常见偏盲,下象限盲为主,可有皮质性感觉障碍,轻偏瘫或无偏瘫。约半数病例有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或优势半球角回受损的格斯特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 GSS)。优势半球侧病变出现经皮质感觉性失语,非优势半球侧病变可见体象障碍。

皮质下分水岭脑梗死
即皮质下型,见于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与深穿支分水岭区梗死或大脑前动脉回返支赫伯纳(Heubner)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分水岭区梗死,病灶位于大脑深部白质、壳核和尾状核等。表现为纯运动性轻偏瘫或感觉障碍、不自主运动等。

基底核分水岭脑梗死
即幕下的脑分水岭区梗死,是基底核区各组动脉血管之间的缺血梗死,以小脑分水岭梗死多见,多在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之间,表现为轻度小脑性共济失调。脑干的分水岭梗死常见于脑桥被盖部和基底部连接处的内侧区,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缩小及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等。

辅助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是分水岭脑梗死必行检查。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脑分水岭区脑梗死常见顶、枕及交界区楔形、串珠样或融合成条索状,也可呈前后走行的线状低密度灶。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见楔形或长三角形、长条索形的长T1、长T2病灶。

诊断及鉴别诊断

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发病前有血压下降或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部CT或MRI显示在相应分水岭区存在楔形或带状梗死灶,常可以确诊。临床需要与脑出血、颅内感染、寄生虫等进行鉴别。

治疗及预后

纠正低血压,补足血容量,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适当扩容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该病一般预后较好。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