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丛病变

神经丛受到外伤、物理损伤、炎症、遗传因素或肿瘤等因素发生的病变。

神经丛主要分为颈臂神经丛(由颈神经形成)、腰骶神经丛和阴部神经丛,在神经末梢部的神经丛中,自主神经构成许多神经丛。臂丛系由颈神经(C)6~胸神经(T)1的脊神经前支组成,主要支配上肢的感觉及运动;腰骶丛,由腰丛和骶丛组成。腰丛来源于腰神经(L)1~L3神经根前支、一部分T12和一部分L4,骶丛来源于L4~L5、骶神经(S)1~S3神经根前支和一部分S4前支,二者主要支配盆腔和下肢感觉及运动。神经丛病变引起由这些神经支配的肢体功能障碍。

病因

臂丛神经病病因主要包括:外伤、胸廓出口综合征、物理损伤、炎症、遗传因素、肿瘤、围生期产伤及慢性进展性臂丛神经病;腰骶丛神经病病因主要包括:糖尿病性近端肌萎缩、外伤与出血性疾病、医源性损伤、主动脉和盆腔动脉畸形、生产过程长时间截石位、肿瘤、感染、放射性及特发性腰骶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臂丛神经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肩带肌、上肢和胸背部诸肌的肌无力和肌萎缩,受累臂丛神经分支所对应的皮肤感觉区麻木、疼痛和感觉减退。上臂丛(臂丛上干)损害又称厄尔布氏麻痹(Duchenne-Erb paralysis)。其临床特点为肩带肌和上肢近端肌群受累,表现为肩胛下肌、大圆肌、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胸大肌锁骨头、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肱桡肌和旋后肌无力、萎缩,肩关节外展、上举、屈肘和腕关节屈伸不能。感觉障碍不明显,有时上肢及手的桡侧面有感觉缺失。下臂丛(臂丛下干)损害又称克隆普克麻痹(Klumpke-Dejerine)。其临床特点为手的各项运动功能受累,尺侧腕屈肌、蚓状肌、大小鱼际肌和全部指屈肌麻痹,手肌萎缩明显,形成爪形手。手指和腕关节屈曲不能。指伸肌和肩肘关节的活动不受影响。臂丛中干单独损伤少见,主要症状为上肢伸肌群无力。全臂丛损害的临床特点为肩、肘、腕、手各关节运动瘫痪,肌肉萎缩,上肢腱反射全部消失。除肋间臂神经支配的臂内侧近腋部的部分感觉保留外,其余上肢感觉完全丧失。

腰骶神经根受损时可有放射痛,弯腰、打喷嚏、咳嗽和屈颈时可使疼痛加重。查体可发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活动受限、脊柱前突变直、局部叩痛、竖脊肌痉挛。单纯的神经根损害一般不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多神经根损害与神经丛损害很难鉴别。

神经丛损害时直腿抬高试验多阴性,脊髓内压增高时常不引起疼痛加重,运动和感觉受累往往超过一个神经根的支配区。上腰丛损害时髋屈曲和外展以及伸膝无力,感觉障碍分布在大腿前部和小腿。下丛损害时引起股后肌群、小腿和足部肌群无力,骶1、2脊神经节段感觉缺失。全部腰骶丛损害罕见,表现为整个下肢肌肉瘫痪、无力和萎缩,腱反射消失,从趾尖到肛门周围的感觉均减退或缺失。自主神经受累表现为下肢皮肤干燥、发热,常有小腿水肿。直肠检查可触及压痛点、肿块或肿大的前列腺。

神经干损害时主要表现为与该神经有关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受累。

诊断

臂丛神经病在非同一平面切割伤的情况下,任何2条以上臂丛神经分支同时受累均应考虑有臂丛神经病的可能。腰骶神经根、神经丛和神经干损害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腰骶椎和盆腔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可为寻找病因提供依据。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有助于神经丛病变的定位。在受损神经丛的分布区域内,可观察到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幅度的降低或消失,在受损神经丛支配的肌肉内可出现失神经支配的表现。

治疗

治疗取决于神经丛疾病的病因。急性臂丛神经炎患者可口服泼尼松治疗,并辅以理疗。疼痛严重者可用卡马西平、曲马多及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或去甲替林。臂丛神经肿瘤原则上均应手术切除,最好同时行神经移植。围生期的臂丛神经损伤可自愈,但若3个月内肱二头肌肌力不开始恢复,应考虑手术松解,并行神经移植和功能重建。神经移植对此类患者可能有效。

腰骶神经丛病根据病因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疼痛严重时可使用卡马西平或其他镇痛药。肌肉痉挛可用地西泮或环苯扎林口服,可能有效。坐骨神经痛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毫克/天,静脉滴注,7~l0天;一般可口服泼尼松10毫克,3~4次/天,10~14天为1个疗程。也可用1%~2%普鲁卡因或加泼尼松龙各1毫升椎旁封闭。注意休息同时应加强神经营养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