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先天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组全身性疾病。又称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好发于青少年。临床上以肝脏和神经系统的损伤最为突出,角膜色素环为其较特征性表现。
发病机制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内的铜含量为100~150毫克,以肝脏和大脑最多。每日从饮食中摄入的铜和从粪便中排出的铜大致相等,约为2.5毫克。血浆铜以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 CPN)形式存在。铜主要由胆汁排入肠道,再经粪便排出,不足10%的铜从小便排出。铜累积病是由于肝细胞内转运铜的P型ATP酶缺陷所致。铜累积病的致病基因为ATP7B,编码ATP7B蛋白,该基因突变使铜不能从胆汁排泄而堆积于细胞中。ATP7B蛋白以肝和脑组织的表达量最高。肝细胞的ATP7B蛋白将细胞铜运至细胞外,然后一部分与肝脏合成的α球蛋白结合,形成铜蓝蛋白而转运入血循环中,大部分经肝毛细血管从胆汁排入肠道,再经粪便排出体外,后者是体内铜排泄的主要途径。ATP7B基因突变致ATP7B酶丧失活性,不能将细胞中铜转出细胞外从而引起铜中毒和器官功能受损。铜累积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为:
①铜积蓄毒性;
②铜离子反应产生氧化物质过多和脂质过氧化,引起细胞破坏和坏死。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铜累积病患者在5~35岁发病。极少数可于40岁后发病。起病常较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少数患者可急性起病。临床上以男性较为多见。
肝脏损害
肝脏损害发生的时间常较早,约半数患者以黄疸或肝肿大为首发症状。早期以疲乏、食欲不振及其他胃肠道症状为主,肝功能正常或有轻微损害。随着病情进展,肝功能损害逐渐加重,患者可有发热、黄疸、肝肿大,晚期可形成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患者出现浮肿、腹水、脾大、上消化道大出血或肝性脑病等。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并可伴有血管内溶血,常于数周或数月内死亡。
神经精神表现
通常出现在肝病之后,以锥体外系的运动性障碍最常见。常有行为改变、学习成绩下降、不能做手眼协调性高的动作,写字潦草或发展成帕金森样小写症。50%的患者可于病程的不同阶段出现智能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常有痴笑或强哭、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并可出现幻觉、妄想、忧郁,有时可有精神分裂症或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样发作,常伴有智力低下。
角膜K-F环
为铜累积病的较特征性表现。K-F环为靠近角膜周围缘的金黄色或褐色的色素环,裂隙灯下更为清楚,但并非是铜累积病所特有。年龄为K-F环的独立相关因素,年龄小于7岁的铜累积病患儿很少出现。有神经精神症状的铜累积病患者绝大多数可检测到角膜K-F环。角膜K-F环和向日葵样白内障可在药物治疗或肝移植后逐渐消失。
其他表现
少数患者可出现骨关节病、心肌病、胰腺炎、糖尿病,成年患者出现性功能减退、不育及习惯性流产。男性常伴有乳腺发育症。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肝功能和铜代谢生化指标。血清CPN<50毫克/升是诊断铜累积病的有力证据,常伴有血清铜降低,24小时尿铜和肝铜含量升高。裂隙灯检查K-F环、头颅影像检查、肝活检等有助于确立诊断。
治疗
限制饮食铜的摄入,同时予以早期而长程的驱铜治疗,尽可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青霉胺为驱铜治疗的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以神经精神症状改善最为显著。曲恩汀适用于不能耐受青霉胺者。锌制剂、四硫钼酸铵、硫化钾、二巯基丙醇等药物对驱铜治疗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