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

同一个体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分泌腺和/或神经内分泌肿瘤(或增生)的临床现象。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呈家族聚集性发病。根据病因及肿瘤组合的不同,可分为MEN-1型和MEN-2型。此外,还存在不便于归属的MEN-4型。

MEN 1

临床表现
多见于30~40岁成人。又称Wermer综合征。MEN-1的发病机制系menin基因发生突变所致,但约10%的MEN-1患者属新发突变,MEN-1可有多种临床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为MEN-1中最常见并最早出现的病变。起病较早(20余岁),男女发病率相仿。在病理上为多个甲状旁腺增生。诊断依据同于一般散发性病例。高钙血症往往加重并存的胃泌素瘤病情。

肠胰内分泌瘤
包括胃泌素瘤、胰升糖素瘤、舒血管肠肽瘤及无功能瘤等。

垂体瘤
大多为催乳素瘤,可伴或不伴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其次为生长激素瘤、无功能瘤及ACTH瘤。

肾上腺腺瘤及其他病变
MEN-1出现的Cushing综合征有三种可能:
①肾上腺腺瘤;
②垂体ACTH瘤;
③类癌伴异位ACTH综合征,以垂体瘤较多见。

临床诊断
①阳性家族史;
②甲状旁腺、垂体、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或者至少有两种内分泌腺腺瘤。血清钙、催乳素、胃泌素及空腹血糖测定有助于诊断;
③menin基因突变检测。一种内分泌腺肿瘤伴menin基因突变亦可诊断MEN-1。

治疗
MEN-1中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倾向于切除3个半甲状旁腺,将半个甲状旁腺组织自身移植到非优势手前臂组织,并做好标记。手术治疗后甲旁亢持续存在或复发的频率皆明显高于散发性甲旁亢患者。

MEN 2

MEN-2的发病机制系ret原癌基因(RET)发生突变所致。可分为两种独立的综合征。MEN-2A又称Sipple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包括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而MEN-2B的临床表包括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少见。并可出现舌、唇、眼睑及胃肠道黏膜神经瘤或类Marfan综合征体态(胸廓凹陷、肢体细长等)。MEN-2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甲状腺髓样癌(MCT)
为MEN-2中最常见并最早出现的病变,而且是决定病程进展的最重要因素。MCT的病理演变开始时为产生降钙素的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增生,以后发展为腺癌,常为多中心性,并集中于甲状腺的上1/3处。MCT的扩散最初在甲状腺内,继而累及区域性淋巴结,至后期可转移至肝、肺或骨骼。

嗜铬细胞瘤
多位于肾上腺,常为双侧性。病理变化亦经过肾上腺髓质增生阶段,以后发展为肿瘤。诊断方法同一般嗜铬细胞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MEN-2中的甲旁亢亦系甲状旁腺增生所致,MEN-2中的甲旁亢对外科手术的疗效较好。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应做全部甲状腺切除术及中心性淋巴结切除,嗜铬细胞瘤的治疗同于散发性者,但须注意嗜铬细胞瘤可为双侧性的,如为一侧性,则在切除后密切随访,及早发现另一侧肿瘤并及时治疗。

MEN-4

病因是CDKI(CDKN1B/p27/Kip1)基因突变,以甲状旁腺病变为主,但与MEN-1和MEN-2存在重叠。MEN-4的主要表现是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多发性黏膜神经瘤,但亦可出现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胰岛素瘤、类癌)或甲状旁腺病变(增生与肿瘤)。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