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罕见的原因不明的先天性骨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总称。
是影像学上的一种诊断术语,不涉及骨质硬化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如果在X线照片、电子计算机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图像上出现皮质骨与骨髓的界限不清,皮质骨增厚和骨髓腔缩小,即可称为骨质硬化症。
病因
骨质硬化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研究的可能机制有碳酸酐酶Ⅱ突变、氢离子泵或氯离子通道缺陷、氢离子泵H+ATP酶(TCIRG1)突变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1)与RANKL突变等。
分型与特点
骨质硬化症病因复杂。根据临床-病理类型,一般将骨质硬化症分为三种:富含破骨细胞的骨质硬化症(osteoclast-rich osteopetrosis)、破骨细胞缺乏的骨质硬化症(osteoclast-poor osteopetrosis)、骨形成增强所致的骨质硬化症(见表)。
分型 | 特点 |
婴幼儿恶性型骨质硬化症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情重,估计硬化开始于新生儿期。可出现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视神经萎缩、眼球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凸眼、颜面麻痹、耳聋;骨骼密度增高、脆性增加,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智力正常 |
成年良性型骨质硬化症 | Ⅰ型表现为高骨量,颅骨、脊椎和骨盆硬化,但骨小梁的重建基本正常,骨强度正常,骨折少见;脑神经受损 |
Ⅱ型表现为颅骨和广泛性脊椎终板硬化,髂骨形成“骨中骨”外观,反复发生病理性骨折 | |
中间型骨质硬化症 | 临床表现介于婴幼儿恶性型和成年良性型之间 |
伴肾小管性酸中毒的骨质硬化症 | 主要见于中东和地中海地区。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脑钙化、智力下降、小脑畸形和牙咬合不全,骨重建缺乏,骨结构紊乱,骨皮质增厚和干骺端漏斗结构缺如,易骨折 |
常染色体隐性致命型骨质硬化症 | 发育不良、身材矮小、肝脾大、脑积水、脑神经功能障碍、软骨内化骨 |
中间隐性型骨质硬化症 | 病情隐缓并伴有矮身材、乳牙脱落延迟、骨折、脑神经受累,髂骨可见年轮样改变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 | 表现为管状骨弥漫性骨硬化与皮质增厚和髓腔变窄,颅底骨质硬化,椎体呈夹心面包样改变,视力、听力异常,但智力正常 |
隐性型合并肾小管酸中毒伴骨与肾及脑损害 | 主要见于地中海各国。可长期存活,骨质硬化症、肾小管酸中毒、大脑钙化、髓腔消失、易骨折 |
诊断
骨质硬化症的诊断依据有:
①贫血、出血、发育不良、抵抗力低和易并发感染;
②肝脾大,同时有视力、听力下降;
③骨皮质增厚、骨小梁消失、BMD增高及骨髓腔变窄;
④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正常;
⑤少数诊断困难者可做MRI、CT、骨组织形态计量等检查;
⑥病因诊断有赖于对候选致病基因进行序列鉴定分析。
治疗
该病的治疗措施包括:输血、糖皮质激素、CSF-1、促蛋白合成剂、脾切除和骨髓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