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糖原合成和分解所需的酶有遗传性缺陷,引起糖原贮备减少或糖原在细胞中堆积而致的一类遗传性疾病。大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多发生于婴儿、幼儿和青少年儿童。
病因与分型
因为糖原合成和分解涉及许多酶,所以不同酶缺陷引起不同类型疾病。根据酶缺陷的不同可将糖原累积病分为十种类型和若干亚型,其中以Ⅰ型最常见。
发病机制
各型糖原累积病的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肝脏中糖原不能合成或不能分解导致空腹、夜间和白天延迟进食时发生低血糖,并出现低血糖症状。如果在肝脏中长期大量糖原累积,则会使肝细胞功能发生障碍、肝纤维化,最后发生肝硬化。如果肾脏细胞中有大量糖原累积,也将影响肾功能。肌肉中糖原累积,一方面在肌肉活动中,因肌糖原分解障碍而不能供给肌肉活动时所需能量,故有肌肉软弱无力。反复发作低血糖,可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心脏中糖原累积易发生心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的糖原累积病虽各有其临床特征,但低血糖症和肌无力是所有类型共有的临床表现。该病以Ⅰ型最常见,此型患者有ⅠA、ⅠB、ⅠC和ⅠD四个亚型,但临床上最常见者为ⅠA和ⅠB型。
①ⅠA型糖原累积病:此型由葡萄糖6磷酸酶缺陷所引起。主要表现有低血糖症、高乳酸血症、高脂血症、神经系统损害、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氨基酸尿、蛋白尿、骨质疏松和肝腺瘤为特征。还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多囊卵巢、进行性心力衰竭等。患儿不能健康成长,身材比同龄小孩矮,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智力可不受影响。
②ⅠB型糖原累积病:此型由葡萄糖6磷酸移位酶(T1)缺陷所引起。临床表现与ⅠA型糖原累积病基本相同,但此型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糖代谢异常,易反复发生感染。
诊断
诊断糖原累积病的线索有:
①出现低血糖的同时有呼吸深快的酸中毒症状,可伴神志异常是诊断糖原累积病的重要临床线索;
②测定受累组织细胞中酶活性有助于糖原累积病的分型诊断;
③实验室检查血糖、血酮体、乳酸、血脂、尿酸的动态变化。此外,胰高糖素刺激试验有助于糖原累积病的诊断;
④对活检组织行基因突变检测可明确诊断。
⑤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和肾脏肿大,B超和CT可见肝、肾肿大,少数可见肝脏腺瘤。
治疗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难以根治。主要治疗方法:
①补充葡萄糖。根据糖原累积病的类型,按时补充葡萄糖的来源,但需要根据监测的血糖和乳酸水平来调整间隔时间。
②酶替代治疗。用外源性酶替代体内缺乏的某种酶。该方法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还需进一步临床试验。
③手术治疗。包括肝腺瘤切除术、部分肝切除术及器官移植(肝移植和心脏移植)手术。
④对症支持治疗。对有心力衰竭、肾功能损害、营养缺乏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反复发生感染者均应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
预后
新生儿和婴儿由于身体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疾病较严重,治疗难度大。年龄较大的儿童,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治疗也较容易。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故难以根治,但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给糖原累积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