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

自鼻腔至喉部之间感染的总称。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

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该病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病因

多由病毒引起,约70%~80%的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由细菌引起的上感占20%~30%,可原发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也很常见,偶见革兰氏阴性细菌。

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病原,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易感。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普通感冒
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性炎。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因病毒而异,肠病毒潜伏期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潜伏期相对较长。

症状:主要为鼻部症状,包括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有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

体征:主要为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

症状: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链球菌感染可有吞咽疼痛。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膜炎。

体征: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阳性。

急性病毒性喉炎
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

症状: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

体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触痛阳性,喉部有喘鸣音。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病程约1周。

症状:明显咽痛、发热。

体征:咽充血,咽后壁、悬雍垂、扁桃体表面多发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

咽结膜热
常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接触分泌物科感染,患病者应禁止到公共游泳池游泳。

症状:发热、咽痛、畏光、流泪。

体征:咽充血,结膜充血。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也常见。起病急、病情发展快。

症状:咽痛、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体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阳性,肺部无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现象。
②病原学检查,上感一般无须进行病原学检查,因为病原学类型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必要时可行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病毒分离鉴定、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毒类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影像学检查: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需要进行该项检查。若需进行鉴别诊断时,可行胸部X线检查。一般为阴性结果。

诊断

根据病史、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鼻咽部的症状体征,结合血常规和X线胸片的阴性表现,可做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须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行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初期表现为上感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过敏性鼻炎
主要鉴别点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皮毛、低温等刺激引起;起病急骤、鼻腔发痒、喷嚏频繁、鼻涕呈清水样,无发热,咳嗽较少;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或1~2小时内症状可消失;查体可见鼻黏膜苍白、无充血;化验检查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流行性感冒
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常有较大范围的流行。流行病学特征明显。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畏寒、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明显,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鼻咽部症状较轻;病原明确,为流感病毒,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明确。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疗效显著。可通过注射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急性传染病
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伤寒、斑疹伤寒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鉴别。

治疗

一般治疗
该病具有自愈性,轻症患者多饮水,忌烟,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还应卧床休息,饮食清淡,避免油腻。

药物治疗
病因治疗:
①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须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②抗病毒药物治疗,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两天的患者一般无须应用。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症状治疗:
①解热镇痛,对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患者,可选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栓(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药物。
②减充血剂,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③抗组胺药,上感时常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频繁打喷嚏、流鼻涕较重者,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④镇咳剂,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中医中药治疗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如金花清感、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等应用较为广泛。

预后

本病病情轻、病程短,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极少数年老、体弱、基础疾病较多,尤其合并严重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者,可因严重并发症而预后不良。

预防

诱因预防
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患病者接触,注意手口眼的清洁卫生和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增强体质,强身健体,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

药物预防
可选用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对于经常、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除流感病毒外,尚没有针对其他病毒的疫苗。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