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

一种能动的含有特殊胞质颗粒的白细胞。简称嗜酸细胞。

1879年,P.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德国,1854~1915)首先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可作为重要的抗寄生虫细胞。它能将细菌、真菌或无活性的颗粒摄入吞噬泡进行消化,当目标物过大时,可通过分泌颗粒内含物进行破坏。

正常人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不超过0.4×109/L,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若嗜酸性粒细胞超过0.5×109/L,则成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根据增多的程度,分为轻度(0.5~1.5×109/L),中度(1.5~5×109/L)和重度(>5×109/L)。

嗜酸性粒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粒系定向干细胞,后者向嗜碱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分化,属于不再分裂的末期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只在骨髓中生成,受T细胞衍生的细胞因子调控,如白介素3(IL-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5(IL-5)。骨髓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约占3%~5%,且40%为成熟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情况下只有1%的嗜酸性粒细胞参与外周血循环。骨髓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迁移到外周血约需3.5天。

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在生活6~12小时后就渗出血管,并迁移到组织中,如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与深层组织之间的界面上。进入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在IL-5等因子维持下继续存活数天,然后发生凋亡,最终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功能包括抵御寄生虫幼体感染和调节超敏反应,目前也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在炎症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如支气管哮喘。根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可将其分为三类:继发性、克隆性及特发性。

继发性主要包括感染、过敏反应、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免疫缺陷病、细胞因子治疗反应等。克隆性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跨膜糖蛋白PDGFRα、PDGFRβ、FGFR1重排阳性的嗜酸性粒细胞疾病、T细胞淋巴瘤等。特发性指患者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不能证明其克隆性,同时应除外继发性,则诊断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无器官受损)或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器官受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