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白细胞的一个种类。简称嗜碱细胞。是粒细胞中最少见的一种,在人和小鼠中,通常占全部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不到0.5%。
嗜碱性粒细胞呈圆形,直径10~14微米,胞核分叶不清楚,胞质含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可用碱性燃料甲苯胺蓝染色,颗粒由蓝变紫,嗜碱性粒细胞因此得名。
免疫学家P.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德国,1854~1915)于1879年首次描述这类细胞,但因其含量较少,其功能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嗜碱性粒细胞更重要的功能才被逐渐发现。
嗜碱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干细胞,经由血液循环至全身,根据需要可进入各种组织,如淋巴结、皮肤和肺等。这一类粒细胞产生和分泌三大调节因子:抗凝血作用的肝素,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组胺及促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3(IL-13)。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内嗜碱性粒细胞含量为0~1%,绝对值为(0~0.1)×109/L,嗜碱性粒细胞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骨髓增生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炎症等,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和急性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在对抗寄生虫感染与过敏反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其细胞膜表面有可与免疫球蛋白E(IgE)结合的蛋白质受体,与IgE结合后可对环境中的物质产生选择性的过敏反应,如花粉粒或某些寄生虫。有体外研究显示,嗜碱性粒细胞还可以参与调节免疫反应、增强免疫应答记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