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品。主要适用于各部位出血病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
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
促进血管收缩的药物
①垂体后叶素。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有止血效果,特别是对咯血和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更有效,因可收缩冠状动脉,故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肺心病患者慎用。用法为5~10单位(U)加入葡萄糖注射液(GS)40毫升静脉推注(iv),再用10-20U加入GS500毫升静脉滴注(ivgtt,10~20滴每分钟)维持72小时,必要时可加入硝酸甘油5~10毫克。
②去甲肾上腺素。可作用于胃肠道黏膜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主要用于局部止血,用法为16毫克溶于200毫升冰冻盐水,50毫升/次,每2~4小时口服一次。或200毫升滴入胃管内。若30分钟后出血不止,可重复1~3次。
③生长抑素。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肝门静脉血流量,降低肝门静脉压力,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道破裂出血。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药物
如卡巴克洛/卡络柳钠、卡络磺钠、肾上腺色腙(安络血)、维生素C和路丁等,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酚磺乙胺(止血敏)除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外,还可以促进血管收缩,增强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性,可用于防治手术前后的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
改善和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
维生素K1
可促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因子Ⅶ、Ⅸ和Ⅹ,有助于制止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主要用于维生素K1缺乏症、低凝血因子Ⅱ血症、口服抗凝药过量、新生儿出血症等,大剂量用于灭鼠药二苯茚酮钠的中毒解救。
凝血酶
直接作用于血液凝固过程中最后一步,促使血浆中的可溶性凝血因子I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主要用于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口服给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用法为用温开水溶解成10~100U/毫升溶液口服。
凝血酶原复合物
含有Ⅱ、Ⅵ、Ⅸ、Ⅹ因子,主要用于乙型血友病、严重肝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继发性维生素K缺乏的新生儿伴严重出血或术前准备时,敌鼠钠盐中毒及逆转抗凝剂诱导的出血等。
蛇毒血凝酶
具有类凝血酶样作用,可促进血管破裂部位血小板聚集,释放凝血因子,促进生成不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促进出血部位血栓形成和止血,用于减少流血和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用法为1~2卡门单位(KU),口服(po)、肌内注射(im)或静脉推注。
硫酸鱼精蛋白
可与肝素结合形成无活性的稳定复合物,使肝素失去抗凝活性,主要用于肝素过量所致的出血及其他自发性出血,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或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肝素者。用于自发性出血,每日5~8毫克/千克,分二次间隔5~6小时静脉滴注,连续用药不宜超过3日;用于肝素过量,按1毫克硫酸鱼精蛋白可中和100单位肝素计算或依靠凝血时间的测定结果而定,一般以每分钟0.5毫升的速度缓慢静脉注射,一次用量不得超过50毫克。
抗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
简称抗纤溶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被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代表药物有:
①氨甲环酸。用法为口服,每次1~1.5克,每日2~4次或静脉滴注,成人每次0.25~0.5克,必要时可每日1~2克。
②氨甲苯酸。用法为每次250~500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每次100~30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不超过600毫克。
③氨基己酸。用法,首剂4~6克静脉点滴,15~30分钟滴完,以每小时1克维持,直到出血停止,每日不超过20克。
④二乙酰胺乙酸乙二胺。用法为肌内注射,每次200毫克,每日1~2次,以注射用水稀释后使用。静脉注射,每次400毫克,每日1~2次。静脉滴注,常用量每次600毫克,每日最高不超过1200毫克。
⑤抑肽酶。用法为2万U/千克/天,分2次溶于糖水中静脉点滴。
中药止血药物
如仙鹤草、艾叶、灶心土、白及、紫珠等。中成药如云南白药、裸花紫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