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的全身性恶性疾病。简称恶组。1939年首次报道并被命名为组织细胞髓性网状细胞增生症,1966年改为现名。

中国学者20世纪50年代开始报道本病,命名为恶性网状细胞病。20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经研究认为肿瘤细胞并非来自网状细胞而来自组织细胞,因此将其更名为恶组。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以往所谓的恶组肿瘤细胞来源有了更准确的认识。过去诊断的恶组病例绝大多数实际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仅有少数病例的肿瘤细胞确定有组织细胞特殊标记。因此,诊断恶性组织细胞增多需十分谨慎。需排除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综合征、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病理与分类

骨髓及肝、脾、淋巴结或其他受累组织病理切片可见各种异常组织细胞浸润,呈多形性,并成灶性分布。异常组织细胞分为以下类型:

恶性组织细胞。细胞体积较大、直径34~54微米,可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或狭长而有伪足。胞浆比一般原始细胞丰富,呈蓝色或深蓝色,不含颗粒,较成熟者胞浆为浅蓝色,含有少数嗜天青颗粒,可伴有空泡;核呈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可有分支或切迹,核边缘可呈裙边样,偶有双核;染色质致密呈网状;核仁1~3个不等,大而清晰;有丝分裂多见。

多核巨组织细胞。胞体大,直径约为50~90微米,外形不规则,胞浆蓝或灰蓝,无颗粒或含有少数细小颗粒;含有多个(2~10)或多叶核,核仁明显,核间有时可见细丝相连。

吞噬组织细胞。形态与一般的组织细胞相似,体积大,外形不规期,单核或多核,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疏松;核仁隐约可见;胞浆丰富,含有被吞噬的红细胞或其残余碎片、幼红细胞、血小板或中性粒细胞。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清楚。可见于任何年龄。男女比为3∶1。1986年研究人员在恶组细胞系中发现恒定的断裂点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上,可形成t(2;5)。但这一染色体异常并非恶组独有。

临床表现

临床上常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症状。为长期不规则发热,以高热为主,伴有进行性全身衰竭,肝脾和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可伴有黄疸、皮肤损害和浆膜腔积液。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呈进行性贫血、感染、出血。呼吸系统受累患者可出现咳嗽、胸痛、胸闷和咯血。皮肤损害表现为皮疹、结节、溃疡。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和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头痛、偏瘫。

诊断

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主要诊断依据为骨髓、肝脾和淋巴结或其他受累器官切片证实存在异常组织细胞。免疫标记进一步证实组织细胞来源。CD30阳性是初步诊断恶组的先决条件。部分病例上皮膜抗原(EMA)和CD25阳性。如CD30、CD25和EMA均阳性对恶组诊断具有独特的诊断意义。恶组细胞CD68阴性。胞质溶菌酶阳性,酸性磷酸酶强阳性。染色体改变包括5q35。通过以上检查可高度怀疑恶组。确诊前需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鉴别(见表)。

分类 恶性组织细胞增多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
病因 不明 细菌、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
临床表现 病情凶险 可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进行性肝脾、淋巴结肿大 一般无贫血、出血
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 少有肝衰竭
晚期肝衰竭
血常规 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 白细胞高或低
骨髓象 异常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可增多,但形态尚好
NAP积分 下降 升高
酸性磷酸酶 ++,被酒石酸抑制 -~+
预后 病程短,死亡率高 去除病因预后良好

治疗

本病治疗包括三方面。
①一般支持治疗。严重贫血或血小板减少者可予输成分血。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抗感染。
②联合化疗。
③骨髓移植。国外有成功病例报道。

预防

无特殊有效的预防方案。

预后

本病预后差。年龄越小,预后越差。中位生存时间30个月。复发后治疗效果更差。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