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单克隆恶性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大量增殖,侵犯骨髓与骨质,产生溶骨性改变,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贫血与出血;同时还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影响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增加患者对细菌与病毒的易感性;由于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链亚单位(轻链)由尿中排出,常导致肾功能损害。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大多在40~70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男性患病较女性略多。
分类
根据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种类或其碎片,可分为IgG、IgA、IgM、IgD、IgE、轻链、重链及不分泌型。
分期 | ISS分期标准 | 中位生存期(月) |
Ⅰ期 | β2-MG<3.5mg/L,ALB≥35g/L | 62 |
Ⅱ期 | 介于Ⅰ期和Ⅲ期之间 β2-MG<3.5mg/L,ALB<35g/L或β2-MG:3.5~5.5mg/L |
44 |
Ⅲ期 | β2-MG>5.5mg/L | 29 |
病因
该病病因未明。遗传因素、电离辐射、基因突变、病毒感染、慢性抗原刺激、环境变化、肿瘤等,均可能与此病的发生有关。
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确。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异常和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异常与预后相关,染色体结构异常最常累及14q32(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染色体,IgH易位常导致癌基因与IgH增强子毗邻,使得癌基因表达上调,其中Cyclin D的异常表达最常见。
②细胞因子异常。IL-6、IGF-1和VEGF可促进骨髓瘤细胞生存、增殖,介导抗凋亡及细胞耐药。其中IL-6是促进骨髓瘤细胞生长和生存的关键性细胞因子。
③黏附分子的作用。黏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与发展,一方面促进骨髓瘤前体细胞的归巢,另一方面促进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和生存。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两类。
骨髓瘤细胞对各组织浸润:
①对骨骼的浸润。最常侵犯的骨骼是颅骨、肋骨、胸骨、脊椎和四肢长骨的近侧端。瘤细胞在骨髓腔内无限增殖,导致弥漫性骨质疏松或局限性骨质破坏。骨痛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以腰部最为多见,可伴发病理性骨折。X射线检查可发现典型的多发性溶骨性病变、弥漫性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
②对骨髓的浸润。瘤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可占10%~90%。骨髓象显示成熟红细胞呈钱串状排列。血象表现为进行性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贫血。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偏低。
③对其他器官的浸润。对脊神经根的压迫或对脑和脊髓的浸润,可引起神经痛、感觉异常甚至瘫痪。瘤细胞在全身的浸润,使肝、脾、淋巴结肿大,或侵及其他脏器,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因骨破坏和骨质吸收,大量钙入血,加之M蛋白与钙结合使结合钙增加,可致高钙血症和尿钙增多。
与M蛋白有关的临床表现:
①尿蛋白。40%~70%骨髓瘤患者尿中出现Ig的轻链;
②血沉增速。
③出血倾向。患者常有皮肤黏膜出血,晚期可有内脏或颅内出血。
④肾功能衰竭。由于轻链在肾小管的沉积,高钙血症与高尿酸血症使肾小管重吸收的功能遭受损害,瘤细胞对肾的浸润等原因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可成为致死的原因。
⑤易受感染。正常Ig的减低常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患者常有反复感染,以肺部和尿路感染较为多见。
⑥高黏滞度综合征,大量单克隆Ig提高血液黏滞度,使血流迟缓,引起微循环障碍,视网膜、脑、肾等器官尤易受到损伤,引起头晕、视力障碍、手足麻木等症状。
⑦雷诺现象。部分患者的单克隆Ig是冷沉淀球蛋白,遇冷时球蛋白凝集沉淀,引起微循环障碍,出现手足发绀、冰冷、麻木或疼痛等现象。
⑧淀粉样变性。淀粉样物质广泛沉积于组织、器官和肿瘤中,引起周围神经、肾、心、肝、脾的病变,导致肝、脾肿大,关节疼痛,神经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
诊断
诊断此病的主要依据有: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峰;骨骼X射线检查示多处溶骨性改变;骨髓涂片中找到大量骨髓瘤细胞。三项中有两项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早期或不典型病例易被误诊。
治疗
尚无法治愈,化疗和干细胞移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①化学治疗。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患者预后也随之显著改善。主要的化疗药物包含激素、阿霉素、环磷酰胺等。
②靶向治疗。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以及新型靶向药物卡非佐米、帕比司他。
③干细胞治疗已卓有成效。
④放疗。适用于局限性骨髓瘤及有脊髓压迫症、截瘫等患者,对有局部骨骼疼痛或有病理性骨折者,局部照射可减轻症状。
⑤支持疗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十分重要。感染必须及时有效处理。经常维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不宜过分激烈。应维持液体的适当摄入量,使每天尿量多于1500毫升,防止高钙、高尿酸血症与氮质血症。
预后
不同患者的自然病程差异很大,随着各种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也越来越长,可长达10年或更久。导致死亡的原因是感染、肾功能衰竭、全身衰竭或内脏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