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中某些成分互相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这一过程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发病机制
引起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及血液凝固性增加。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带负电荷,可释放各种物质,如腺苷三磷酸(ATP)酶、二磷酸腺苷(ADP)酶、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凝血酶调节蛋白等物质,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液凝固过程,防止血栓形成。当内皮细胞受损伤时,内皮下组织暴露,或各内皮细胞功能缺陷,血管壁丧失了这些抗栓作用,同时,血管壁中存在的潜在促血栓形成机制产生了有利血栓形成的变化,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因子(TF)等。
血流状态的改变
主要是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旋涡等改变。当血流减慢或产生旋涡时血小板进入边流,增加了血小板与内膜的接触机会和黏附于内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在局部易达到凝血所需的浓度,有利于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性增加
常见原因有:
①血小板的改变。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增多和功能亢进。
②凝血因子异常。包括凝血因子缺乏,如先天性凝血因子Ⅻ缺乏症、高分子激肽原缺乏症;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因子Ⅶ活性增高等;凝血因子分子结构异常如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因子Ⅷ分子异常等;凝血因子活化,大手术、创伤时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促使凝血因子活化、血液凝固;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循环。
③抗凝因子如抗凝血酶减少或缺乏,肝素辅因子-Ⅱ缺乏、蛋白C、蛋白S缺乏等。
④纤溶活性降低。
⑤其他血细胞的作用。白细胞活化产生和释放细胞毒物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另外白细胞可黏附和聚集于血管壁并产生促凝物质;当红细胞计数增多、聚集性增高、变形性下降时可使血黏度增高,促进血栓形成。
血栓类型
血栓可以根据体内解剖部位分为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微血栓。
静脉血栓含有大量红细胞和纤维蛋白,血小板表现聚集和脱颗粒改变,其数量较少;血栓外观似试管内的全血凝块,颜色暗红,称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形成常常引起血管腔闭塞,因而血栓近端以红细胞为主,尾端往往有新的血小板黏附在表面。
动脉血栓又称白色血栓。主要是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通常发生在血流较快而血管壁有损伤的部位,或血管异常部位。
微循环血栓又称透明血栓。是以纤维蛋白沉积为主的纤维蛋白血栓。微血管血栓可由于微循环障碍,引起血管内凝血;也可由脱落的栓子堵塞小血管,或因某些因素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纤维蛋白沉积。常见的有血管内弥散性凝血(DIC)、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预防和治疗
防治的目的在于改善高凝状态、再疏通或重建血流通路,以防止组织缺血、坏死。
溶栓治疗
用于已形成的血栓,利用纤溶激活物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使血栓及时溶解,恢复局部血循环,改善被血栓波及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最好在血栓形成后1~2天内使用。常用药物有:链激酶(SK)、尿激酶(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第三代溶栓药如瑞替普酶、孟替普酶、替尼普酶等。
抗血小板药
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从而产生抗栓效应。主要包括:
①抑制血小板代谢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②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如阿昔单抗、埃替非巴肽及替罗非班等。
③其他。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洛他唑等。
抗凝血药
治疗静脉血栓以抗凝血药为主。抗凝血药主要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水蛭素、重组水蛭素、阿加曲班、比伐卢定、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