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功能不全

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和黄体期缩短的现象。又称黄体功能不足。

黄体功能不全发病的相关因素有:
①卵泡发育不良。卵泡颗粒细胞数目和功能分化缺陷,引起排卵后颗粒细胞黄素化不良及分泌孕酮量不足。
②促黄体生成素(LH)排卵高峰分泌不足,造成促黄体形成的功能减弱。
③LH排卵峰后低脉冲缺陷,不足以维持卵泡膜黄体细胞的功能。

在病理上表现为子宫内膜分泌期腺体呈分泌不良,间质水肿不明显或腺体与间质发育不同步,分泌反应较实际周期日至少落后2天。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育龄妇女常表现为不易受孕或在孕早期流产。

治疗主要针对发生原因,调整性腺轴功能,促使卵泡发育和排卵,以利于正常黄体的形成。方法包括:
①促卵泡发育,可口服氯米芬、卵泡期使用低剂量雌激素。
②促进月经中期LH峰形成,在监测到卵泡成熟时,使用绒促性素。
③黄体功能刺激疗法,于基础体温上升后开始使用绒促性素。
④黄体功能替代疗法。自排卵后或预计下次月经前12~14日开始口服黄体酮,一般选用天然黄体酮制剂。
⑤黄体功能不足合并高催乳素血症者,可选用溴隐亭治疗。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