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泌素瘤

分泌胃泌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又称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 ZES)。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此病可散发,或是Ⅰ型多发内分泌肿瘤的组成部分。前者多见,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后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占全部胃泌素瘤20%。肿瘤多数位于十二指肠及包括胆总管、胆囊管和胰头在内的胃泌素瘤三角区。肿瘤可过度分泌胃泌素,后者刺激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从而引起严重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

临床表现

症状
主要与大量胃酸分泌相关:
①消化性溃疡和/或胃食管反流。表现为中上腹痛、反酸和上腹部烧灼感,可有呕血、黑便,溃疡穿孔者可有剧烈腹痛。
②腹泻。见于多数患者,表现为渗透性或分泌性腹泻。
③合并Ⅰ型多发内分泌肿瘤。甲状旁腺受累者可有高钙血症和泌尿系统结石,胰岛素瘤者可有低血糖。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皱襞粗大,胃、十二指肠、胃-肠吻合口、近端空肠和食管下段可见溃疡,往往为多发性。血清胃泌素测定,此病患者可>1000纳克/升(正常者<100纳克/升)。胃酸分泌显著增加,胃液pH<2.0。激发试验用于临床怀疑胃泌素瘤,但血清胃泌素浓度110~1000纳克/升者,包括促胰液素激发试验和钙激发试验,激发后血胃泌素显著上升。B超、电子计算机断层(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内镜或超声内镜检查、选择性血管造影和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等均可作为肿瘤定位检查的方法。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典型神经内分泌肿瘤特征。

诊断

对难以愈合、易复发、多发性或不典型部位的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及胃大部切除后迅速复发和/或伴有腹泻的消化性溃疡,应警惕胃泌素瘤可能。胃液pH<2.0伴血清胃泌素1000纳克/升者或血清胃泌素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激发试验阳性有助于胃泌素瘤的定性诊断;内镜和影像学等相关检查有助于胃泌素瘤定位诊断。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所致的高胃泌素血症可伴高胃酸分泌抑或低胃酸分泌,伴高胃酸分泌者包括胃窦G细胞增生、残留胃窦、胃幽门梗阻、短肠综合征、反跳性高胃酸分泌状态和果糖不耐受性腹泻等;伴低胃酸分泌者包括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胃癌和迷走神经切断术后,以及糖尿病性假性卓-艾综合征。

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和处理肿瘤。前者可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剂量应根据胃酸抑制程度和溃疡愈合情况调整,一般应高于常规剂量1~10倍。如果肿瘤已定位而且无转移,应手术切除;高度怀疑此病但不能准确定位者,可行手术探查。如果肿瘤已转移,可选择全身化疗或局部栓塞化疗以及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化疗一般选用链佐星和氟化嘧啶静脉给药或从腹腔动脉插管行链佐星介入治疗。

转归预后

最有意义的预后指标为肝转移。合并肝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50%,而无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90%。术后胃泌素水平降到正常者约58%,5年复发率约50%,10年生存率超过60%。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