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带菌者。一般经飞沫传染,偶可通过污染食物、衣物等传播。自发病前24小时至发病的高峰期传染性最强,还有少数经创伤或产道感染而发病者。人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敏感,感染后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免疫。抗菌免疫虽具特异性,但产生缓慢,免疫性不强且持续短暂,所以,患者愈后可反复被链球菌感染。抗毒免疫也有特异性,因各型链球菌的红疹毒素不同,且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所以患者愈后若感染产生不同型红疹毒素的菌株,可再患猩红热。患者以2~8岁儿童为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
病原学
链球菌按溶血能力分甲型(α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β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γ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中只有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猩红热的病原菌,甲型和丙型都不能引起猩红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按其菌体细胞壁中特异性抗原(多糖体)的不同分为A~H、K~T共18个族,自猩红热患者咽部或其他局部伤口分离出来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96%为A族,少数为C族及G族;A族链球菌又因表面蛋白质抗原M.T.R.S.的不同,分为60余型,任何一型A族链球菌经过特异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噬菌体的作用,变得能产生红疹毒素时,均可引起猩红热。在同一流行地区,猩红热可由几个不同型的A族链球菌引起,但常以1~2个型为主,在各地区或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中,病原体的主要型别也不同。该菌虽在干燥条件或一般消毒药作用下易被消灭,但它在痰、渗出物及动物排泄物中可生存数周,在尘埃中无日光照射时可生存数日。
临床表现
咽红、咽痛,扁桃体充血肿胀,有黄白色渗出物,易擦去。细菌产生的毒素(包括红疹毒素)吸收入血循环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包括畏寒、发热、全身不适;舌苔白,红肿的舌乳头突出于白苔之外,称“草莓舌”。2~3天后,舌苔脱落,红色乳头突起,舌面光滑呈牛肉色,称“杨梅舌”。起病24小时内,在全身皮肤充血的基础上出现针头大小、稍微隆起的点状猩红色皮疹;严重者可有出血疹。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肘窝、腕部、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常因压迫、摩擦而引起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条称“帕氏线”。患者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相对呈现白色,称口周苍白圈。皮疹出现后48小时达高峰。出疹后,脱皮多为糠屑样,严重者可成片脱皮,四肢末端呈手套或袜样脱皮。抗生素使用以来,猩红热多为轻型。高热、出血性皮疹、休克、神志不清等中毒型猩红热已不易见到;持续高热,咽部及扁桃体分泌物成片、坏死、溃疡,并引起中耳乳突炎、鼻窦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的脓毒型更是罕见。经产道或伤口感染病原菌所致的猩红热称为外科型,其症状轻微,皮疹首先出现在伤口周围,由此遍及全身,而咽部症状阙如。少数患者于发病2~3周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及高血压等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等病变。
诊断
主要依据发热、咽峡炎、典型的皮疹即可诊断。鼻咽部拭子细菌培养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皮肤转白试验阳性(在皮疹最明显处皮内注射0.1毫升链球菌抗毒素或0.5毫升恢复期血清,经6~12小时后观察;若注射处皮肤转白,即为阳性),可以确诊。
治疗
早期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病情,并减少并发症及疾病的传播。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要易消化而富于营养,饮水要充足,必要时静脉补液。首选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