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临床以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发热。
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2~4天。急性发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发热,可伴发热性惊厥。热程大多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患儿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毫米)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一般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诊断
在疾病流行期间,根据典型症状和特征性咽峡部损害可作出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大多正常。取咽部疱疹溃疡分泌物或粪便,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确诊病原。
治疗
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对咽部局部用药以减轻咽痛症状。
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布洛芬等退热药。发生高热惊厥时给予镇静止痉剂治疗。
大多数患者为轻型病例,病程1周内自限,预后良好。并发症少见,很少数患儿并发脑膜炎或脑炎,一般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