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传染病。HSV可分1型(HSV-1)和2型(HSV-2)。常见的HSV感染有复发性口唇疱疹、皮肤疱疹、生殖器疱疹、急性疱疹性口龈炎和急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少见的有急性疱疹性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炎和神经根炎。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HSV感染。疱疹性脑炎病情重病死率高,有的可造成终身残疾。HSV感染十分普遍,根据对人群中HSV抗体的调查,约90%的10岁儿童血清中有HSV抗体,成人可达100%,这说明他们已经受过HSV感染。西方国家,如美国及一些西欧国家,HSV-2引起的生殖器疱疹,作为性传染病而流行。患有生殖器疱疹的妇女所生的新生儿,可以发生全身性播散性疱疹感染及疱疹性脑炎,其病死率极高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一些器官移植和接受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治疗的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可泛发全身性疱疹感染乃至死亡。此外,不少的资料证明,HSV-1感染可能与唇癌有关,而HSV-2感染则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HSV及其感染的研究和控制。

病原体

单纯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分HSV-1和HSV-2两型。完整的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120~150纳米。病毒核心部分由双股DNA和一些蛋白质构成,外有蛋白质外壳,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六角形立体对称的20面体,最外一层为包膜,由糖蛋白和脂肪组成。糖蛋白具有HSV的抗原性,并与病毒附着及穿透寄主细胞的能力有关。HSV对温热、紫外线、乙醚、氯仿均很敏感,对HSV敏感的动物有家兔、小鼠(尤其是乳鼠)、豚鼠、大鼠和地鼠等。可用鸡胚绒毛尿囊膜、人胚肾和兔肾细胞及小白鼠腹腔和脑内接种的方法分离病毒。人是HSV的唯一寄主。原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患者及无症状的排病毒者均可成为传染源,约有20%的健康幼儿和1%~5%的成人是无症状排病毒者,从其唾液中可分离出HSV。有的国家常规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发现,约有0.5%的妇女从生殖器排出HSV,因此,无症状排病毒者十分普遍。HS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包括接吻、接触带有HSV的患者的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HSV-2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HSV-1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较少见。新生儿可在娩出时通过患有生殖器疱疹母亲的产道而受染,病毒亦可由子宫颈上行而感染胎儿。儿童或成人均可感染HSV,儿童更易感染。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的人群,感染发生早,常在幼儿时受染。

临床表现

正常人感染HSV后能迅速产生免疫力,病变只局限于皮肤黏膜表面,而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及有免疫功能缺陷的人(如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发生HSV感染时,病变常扩散至全身,如脑、肝、肺、眼、肾上腺和皮肤黏膜等部位,病情重,病死率高。在皮肤有广泛性损伤如湿疹、烧伤时,HSV感染常表现为皮肤黏膜的泛发性疱疹,并能引起全身性播散病变,病情严重。患生殖器疱疹的孕妇,HSV通过子宫颈上行感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感染,引起死胎、流产、早产和先天性畸形,在分娩时病毒亦可通过产道造成新生儿感染。HSV感染的潜伏期为2~12天,平均6天,不同的临床类型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感染
多见于1~4岁儿童,多数感染后不出现症状而呈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症状。HSV-1感染多发生在口腔、唇、眼、脑和腰部以上皮肤等部位。HSV-2感染多见于子宫颈、外生殖器和腰部以下皮肤等部位。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①急性疱疹性口龈炎。为最常见的原发性感染。起病急,有发热,口腔和舌的黏膜及牙龈发红、充血,并出现成群的疱疹,破裂后形成小溃疡,溃疡可延及咽喉、腭等处,偶可波及食道和气管,患者有口舌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一般1~2周后自愈。
②皮肤疱疹。疱疹多发生在局部皮肤,疱疹周围皮肤充血,疱疹干燥后结痂而痊愈。发生在皮肤湿疹基础上的称为疱疹性湿疹。疱疹性湿疹以及皮肤烧伤患者发生的HSV感染,均可引起全身性感染,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
③急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在球结膜局部可见疱疹,分泌物少。病变在角膜时,可见角膜表面有树枝状溃疡,较深的溃疡愈合后可引起角膜白斑,常影响视力,也可引起前房积脓、虹膜睫状体炎及眼葡萄膜炎等,可以致盲。
④生殖器疱疹。多由HSV-2引起,是一种性病,发生在妇女的子宫颈、阴道或外阴部,男子的阴茎头、包皮、冠状沟及其周围的皮肤。先发生疱疹,破溃后成为浅表溃疡,局部疼痛,可同时有发热、排尿困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⑤急性疱疹性神经系统感染。较少见,可表现为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神经根炎等。疱疹性脑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50%左右,幸存者多留有永久性的后遗症。
⑥全身性播散性感染。表现为脑、肝、肺、眼、肾上腺及全身皮肤黏膜等疱疹性病变,患者有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紫绀、黄疸、抽搐、昏迷和全身皮肤黏膜疱疹等,病死率极高,可达60%~70%。
⑦先天性感染。患生殖器疱疹的妇女,其胎儿可先天性感染HSV,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及先天性畸形如小头、小眼、脉络膜视网膜炎、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等。

潜伏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
原发性感染后,人体产生免疫力,部分HSV被清除,还有一部分HSV可在感觉神经节如三叉神经节、骶神经节等处长期潜伏感染,病毒不增殖,也不引起症状。在某些因素如发热、日晒、月经、情绪激动、手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某些感染如大叶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流感及普通感冒等的刺激下,HSV可在神经节内被激活而增殖,沿传出神经在其分布支配的皮肤黏膜上引起复发性感染。除发生脑膜炎者外症状及病情一般较轻,表现为局部症状,多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最常见为复发性口唇疱疹,常继发于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叶肺炎、疟疾等病之后,在口唇边缘、鼻孔周围及口角部位出现疱疹,数日后结痂。亦可表现为生殖器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及脑炎等。

诊断

口腔、眼、生殖器和皮肤黏膜的HSV感染,根据典型症状和疱疹性病变,一般诊断不难。但神经系统及内脏HSV感染诊断比较困难,可做以下实验室检查以确定诊断。

病毒分离
取患者的疱疹液、唾液、咽喉嗽洗液、眼角膜拭子、子宫颈分泌物、脑脊液和脑组织等标本,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或乳鼠脑内接种分离HSV。亦可应用人胚肾或兔肾细胞、人胚成纤维细胞或人羊膜细胞作病毒分离培养。此外,可划破兔角膜接种上述标本,能引起典型疱疹性角膜炎。从宫颈阴道细胞和皮肤、口腔、眼或生殖器疱疹底部,刮取感染细胞,染色后可见典型的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有助于诊断。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标本中的HSV抗原,可作快速诊断。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不仅能提高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能对分离出来的HSV,正确地进行HSV-1和HSV-2的分型。

血清学诊断
感染后,血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可用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但常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应用单份血清即可做出早期及近期感染诊断。此外,疱疹性脑炎患者早期可做脑穿刺,做活体组织检查及病毒分离,这有助于确诊。应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HSV-DNA,不仅可以提高特异性及敏感性,尚可鉴别不同型的HSV。

治疗

轻型患者不需全身应用抗病毒治疗。碘脱氧脲嘧啶核苷(疱疹净)局部滴眼治疗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效果较好,但因毒性较大不宜全身应用。对全身性疱疹感染及疱疹性脑炎患者,应用阿糖腺苷静脉滴注有较好的效果。有报告称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毒性低,疗效好。此外应加强一般支持及对症疗法。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

预防

由于HSV感染十分普遍,正常人群中无症状排病毒者发生率高,尤其是复发性感染患者很多,又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因而预防比较困难。对患者应注意隔离,尤其是须与新生儿、患有皮肤湿疹者、烧伤患者和应用免疫抑制药的患者隔离。生殖器疱疹应按性病预防。对孕妇的检查应包括检查生殖器HSV感染,并应及早防治,以防发生HSV的先天性感染和新生儿感染。有人主张对患有生殖器疱疹而又妊娠36周的孕妇,应做剖宫产,以免新生儿产生感染。HSV疫苗已经研制成功,但由于HSV能否致癌,疫苗能否引起潜伏性感染,以及对复发性HSV感染的预防效果等问题尚未解决,故目前尚未广泛应用。γ-球蛋白预防效果还不肯定。但HSV减毒活疫苗的完善和广泛应用,将对控制HSV感染的发生起重大作用。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