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运动而诱发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与胃肠道病史有关。适量运动对胃肠道有积极的作用,如减少大肠癌发病率和憩室炎,然而剧烈的运动或运动不当可导致70%的人发生胃肠道不适,甚至因此终止运动。运动性胃肠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反胃、胸痛、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意、腹泻和直肠出血,多发生在耐力型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运动后发热、颤抖、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高达40%,跑步的女运动员更易发生下消化道症状。在休闲跑步者中,11%的人发生运动后胃肠道症状,最常见的是恶心(5%)和腹泻(5%)。研究表明,运动中出现胃肠道症状的风险是运动后的4倍。
运动作为一种应激因素,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从而引发内脏血流量减少,可能是诱发胃肠道症状的关键因素。在运动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增加,使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分配到肌肉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或强度的增加,内脏血流量可能下降80%或更多。经常的内脏血流量严重降低可能导致胃肠缺血。胃肠道缺血合并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可能导致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和胃肠道吸收的变化。
运动过程中的胃肠道症状可以通过降低运动强度和防止脱水等措施来预防。此外,为防止运动中出现上消化道异常,运动前应避免过饱,运动中避免摄入高渗液体。为防止运动性腹痛或岔气,不要饭后立即运动,应在饭后2~3小时后再运动。为防止下消化道症状,运动前应排空肠道,排除隐匿性胃肠出血和缺铁性贫血,喝少量的低碳水化合物饮料以防止出现渗透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