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㖞斜、言语不利,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中风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卒中与本病症状类似者,可参照本病论治。
春秋战国时期,有关本病始称“仆击”“偏枯”“薄厥”“大厥”,认为本病发生与虚邪外袭、膏粱饮食、情绪失控等有关。《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容于身半……发为偏枯。”《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云:“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本病病机乃“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所致,预后多不良,如《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东汉时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首见“中风”病名及其专篇。唐宋以前,中风的病因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认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络脉空虚,贼邪不泻”,并有“邪在于络”“邪在于经”和“邪入于腑”“邪入于脏”之分类。唐宋以后,尤其金元时期,多以“内风”立论。如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医学发明·中风有三》),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丹溪心法·论中风》),王履提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明清时期,张景岳明确提出“中风非风”说,认为中风乃“内伤积损”所致(《景岳全书·非风》)。李中梓又将中风重证分为闭证和脱证(《医宗必读·卷六》)。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又称“卒中”,与叶天士、尤在泾、王清任先后提出了“因痰而中”“水不涵木”“肝风内动”“气虚血瘀”等中风病机及其治法。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肝阳化风、气血上逆、直冲犯脑。
急性起病,发展迅速,表现为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㖞斜、言语不利,甚至神识昏蒙,或头晕目眩、行走不稳、智乱不甚、失语失认等,症状和体征通常持续24小时以上。
其中,以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口舌㖞斜等偏瘫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中风病证,为真中风;以四肢不收、行走不稳、智乱不甚、失语失认、头晕目眩等非偏瘫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中风病证,为类中风。
中风的发生主要因内伤积损、情志过极、饮食不节、体态肥盛等引起虚气留滞,或肝阳暴张,或痰热内生,或气虚痰湿,引起内风旋动,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直冲犯脑,导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脉外,而发为中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与季节变化有关。入冬卒然变冷,寒邪入侵,可影响血脉运行而发病。现代研究发现寒冷等环境因素也是导致中风高发的诱因,即古人所谓中风之“外因”,但从临床来看,本病以“内因”为主。
中风的主要病机有风、火(热)、痰、瘀、虚五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引起内风旋动,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直冲犯脑,导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脑脉而发中风。风痰入络,血随气逆,横窜经脉,瘀阻脑脉,则发中风,严重者阳极化风,风火相煽,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血溢脑脉,神明不清,可致中风神昏。此外,气虚而无力帅血,导致血液留滞不行,血瘀脑脉而发中风,即所谓“虚气留滞”;阴虚则不能制阳,内风动越,上扰清窍,也可发本病。临床上,这五个方面常互相影响,或兼见或同病,如气虚与血瘀并存,痰浊和瘀血互结等。
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本病的病机演变常见于本虚标实之间。急性期以风、火(热)、痰、瘀为主,常见风痰上扰、风火相煽,痰瘀互阻,气血逆乱等“标”实之象。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则以虚中夹实为主,多见气虚血瘀、阴虚阳亢,或血少脉涩、阳气衰微等“本”虚之证。通常情况下,若病情由实转虚,为病情趋于稳定;若病情由虚转实,常见外感或复中之证,则提示病情波动或加重。
中风的辨证要点:
①辨别中经络与中脏腑。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表现为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㖞斜,不伴有神志昏蒙或神志恍惚;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表现为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㖞斜,伴有神志昏蒙或神志恍惚。
②辨别闭证与脱证。中脏腑可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为邪闭于内,多属实证,症见神识昏蒙,牙关紧闭,肢体强痉,两手握固,大小便闭,兼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脱证为阳脱于外,多属虚证,症见昏愦不语,目合口张,肢体松懈,手撒遗尿,鼻鼾息微,汗多肢冷,舌痿,脉微欲绝。
③辨别顺势与逆势。中风急性期中脏腑者有顺势和逆势之象。起病即中脏腑,突然神昏、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均属逆象,病情危重,预后不良。若神志转清,病情由中脏腑向中经络转化,病势为顺,预后多好。
中风急性期,当治其标,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化痰通腑、活血通络等治法。中脏腑者,以醒神开窍为治则,闭证宜清热开窍或化痰开窍,脱证则回阳固脱,如内闭外脱并存,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兼用。
中风恢复期之后,仍有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不利、口舌㖞斜等症,均属中风后遗症范畴,多为虚实夹杂证,治宜攻补兼施。若中风瘫痪,可见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之硬瘫,为阴血亏虚、筋膜拘急所致,常用建瓴汤以育阴熄风、养筋缓急;若肢体瘫软而活动不能之软瘫,为气虚血瘀、筋膜弛缓所致,常用补阳还五汤以益气活血,强筋振痿。若两者兼夹,宜虚实并治,可用大活络丹调理气血,滋补肝肾,祛瘀化痰,熄风通络。若舌强言謇,或言语不清,或舌瘖不语,伸舌多偏斜,属风痰入络,舌窍不利,可用神仙解语丹以祛风除痰开窍。
针对中风的危险因素,可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比如避免内伤积损,减少情志过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增加,坚持适当运动等,以减少中风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罹患中风的人群,应当积极采取治疗性干预措施,预防中风再次发生和中风后痴呆、抑郁、癫痫等继发病证,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中风急重症患者多“五不能”,说话、翻身、咳痰、进食、大小便均不能自主,故应采取针对性调护措施:
①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积极抢救,促进病情向愈,减少后遗症。
②采取良肢位卧床休息,同时密切观察神志、瞳神、气息、脉象等情况,若体温超过39℃,可物理降温,并警惕抽搐、呃逆、呕血及虚脱等变证发生。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口腔、皮肤、会阴等部位感染。
④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可采取针灸、推拿及相关功能训练,如语言、运动、平衡等训练,并指导患者自我锻炼,促进受损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