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腔感染

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的感染。可累及羊水、胎膜(绒毛膜、羊膜和蜕膜)、胎盘甚至子宫。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后者已有感染但无临床症状。

病因包括:
①胎膜破裂,破裂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越严重。
②医源性感染,包括以各种诊断和治疗为目的进入羊膜腔操作、阴道检查、肛查。
③下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上行通过破裂或未破裂的羊膜,感染羊膜腔。
④妊娠前合并的亚临床慢性子宫内膜炎。

感染的病原体本身及其各种裂解和代谢产物(如内毒素或外毒素)都能直接或间接对孕妇和胎儿造成损害,出现孕妇发热、心动过速、规律或不规律宫缩、胎儿心动过速、胎膜早破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核左移;羊水革兰染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

预防措施主要有:
①正确处理胎膜早破,多主张破膜12小时则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当胎膜早破估计胎儿成熟,宜及早终止妊娠。
②积极治疗无症状性菌尿、积极处理滞产等也可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

治疗包括:
①抗感染,选用兼顾到厌氧菌的广谱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选用的抗生素。
②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根据有无产科指征选择,尽量经阴道分娩;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剖宫产分娩。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