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

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连串的大小不一、形如葡萄的水泡。又称水泡状胎块。属于良性疾病。

分类及发病相关因素

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的妊娠物均为水泡状物,不含胎儿及其附属物或胎儿痕迹。部分性葡萄胎为部分绒毛变为水泡,可合并胚胎或胎儿组织,胎儿多已死亡,且常伴发育迟缓或多发性畸形。

完全性葡萄胎发病有种族和地域差异。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发病显著高于欧美国家,但居住在东方国家的犹太人发病显著高于原居住地。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也可能是高危因素。部分性葡萄胎的发病相关因素尚不清楚。

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多为一个细胞核基因物质缺失或失活的空卵和一个单倍体精子受精后,经自身复制为二倍体。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三倍体,多由一单倍体卵子和两个单倍体精子受精而成。

另外还存在一类特殊的完全性葡萄胎(约占20%),具有完全性葡萄胎典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核型也为二倍体,但两套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具有家族性和重复性特点。发病可能与母亲19号染色体上NLRP7基因突变引起父源印迹基因表达缺失(父母双亲来源的两个等位基因有着不同的表达活性,这种表达差异的基因被称为印迹基因,父源印迹基因只在母源染色体上表达,而母源印迹基因只在父源染色体上表达)有关。完全性葡萄胎也可与正常胎儿合并妊娠,极为罕见,但正常胎儿有时可妊娠至可以存活后再分娩。

临床表现与诊断

完全性葡萄胎最常见的症状为停经后阴道流血。若母体大血管破裂,可造成大出血,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其他症状包括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妊娠呕吐,子痫前期征象,甲状腺功能亢进,腹痛及卵巢黄素化囊肿等。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这类典型症状已很少见。部分性葡萄胎的症状,常较完全性葡萄胎轻,有时也表现为不全流产或过期流产,仅在对流产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时才发现。

超声检查是诊断葡萄胎的一项重要辅助检查,通常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充满“落雪状”回声的典型表现,但部分性葡萄胎和早期妊娠的完全性葡萄胎超声表现常不典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可发现血清hCG滴度通常高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妊娠值,并且在停经8~10周后仍持续上升。

治疗

一经临床诊断,应及时清宫。伴有休克、子痫前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贫血等时,需先稳定病情后再行清宫。清宫需在手术室内,在输液备血的情况下进行。可能需要二次刮宫。每次刮宫的刮出物,必须送组织学检查。

完全性葡萄胎约有15%、部分性葡萄胎约有4%可发展为妊娠滋养肿瘤,清宫后必须定期监测hCG水平的变化,发现hCG水平下降异常,应及时处理。随访期间,应严格避孕至少6个月。避孕方法可选避孕套或口服避孕药。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