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血栓形成

脑梗死的常见类型,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根据血栓形成部位,引起相应供血区缺血缺氧,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
可见于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常见于动脉分叉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血管壁对各种损伤的一种异常反应,具有炎症经典的变性、渗出及增生之特点。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动脉炎
细菌、病毒、螺旋体等感染以及结缔组织病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动脉血栓形成。

其他原因
如红细胞增多症(erythrocytosi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 lation; 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等血液系统疾病,某些遗传性高凝状态疾病、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夹层动脉瘤等。

病理及病理生理

病理表现
超早期(1~6小时):脑组织变化不明显,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肿胀。
急性期(6~24小时):脑组织轻度肿胀,细胞缺血性改变。
坏死期(24~48小时):大量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坏死,伴炎性细胞浸润,脑组织水肿显著。
软化期(3日~3周):病变脑组织液化。
恢复期(3~4周后):坏死的脑组织被吞噬细胞清除,胶质增生,最终形成胶质瘢痕。

病理生理
脑局部缺血灶由中心坏死区、坏死区周围因侧枝循环建立而形成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半暗带中仍有大量神经元存活,即可逆性损伤,随着缺血的加重,缺血半暗带逐渐缩小,故及时挽救缺血半暗带是梗死治疗的主要目的,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的时间称为治疗时间窗(therapeutic time window; TTW),超过时间窗后,则可能因再灌注损伤和继发脑出血而加重脑损伤。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安静或睡眠中发病,患者一般意识清楚,部分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或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前驱症状: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表现;局灶性体征: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多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日达高峰。

神经系统表现
根据累及的脑血管出现不同症状及体征。

颈内动脉闭塞症状性闭塞导致单眼一过性黑矇、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等;远端大脑中动脉血液供应不良可出现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或对侧同向性偏盲等;优势半球受累产生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则表现为体象障碍。

大脑中动脉闭塞:
①主干闭塞。引起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伴病侧头眼凝视,根据受累半球可出现失语或体象障碍,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
②皮质支闭塞。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可引起对侧面部及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和感觉缺失,可伴失语或体象障碍,凝视和视野缺损。
③深穿支闭塞。以纹状体内囊梗死最为常见,表现为对侧均等性轻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可伴对侧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病变出现自发性言语受限等表现。

大脑前动脉闭塞:
①主干闭塞。根据部位不同,引起肢体瘫痪及感觉异常、失语、人格改变、二便失禁等表现。
②皮质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下肢瘫,可伴感觉障碍。
③深穿支闭塞。导致对侧上肢轻瘫、对侧中枢性面舌瘫等。

大脑后动脉闭塞:
①单侧皮质支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黄斑区视力不受累(黄斑区的视皮质代表区为大脑中、后动脉双重供应),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读、命名性失语、失认等。
②双侧皮质支闭塞:可导致完全型皮质盲,伴有不成形的视幻觉、记忆受损、不能识别熟悉面孔等。
③大脑后动脉起始段的脚间支闭塞:可引起中脑中央和下丘脑综合征、旁正中动脉综合征如韦伯综合征(Weber syndrome);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共济失调、震颤如克洛德综合征(Claude syndrome);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不自主运动和震颤如本尼迪特综合征(Benedikt syndrome)。
④大脑后动脉深穿支闭塞:表现为病灶侧舞蹈样不自主运动、意向性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或对侧深感觉障碍、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共济失调、手部痉挛和舞蹈手足徐动症等。

椎基底动脉闭塞基底动脉或双侧椎动脉闭塞:是危及生命的严重脑血管事件,脑干梗死可出现眩晕、呕吐、四肢瘫痪、共济失调等,脑桥病变出现针尖样瞳孔。

特殊类型脑梗死:
①大面积脑梗死。病程呈进行性加重,表现为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可有明显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征象,甚至发生脑疝死亡。
②分水岭脑梗死。由相邻血管供血区交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导致,多因血流动力学原因所致,常呈卒中样发病,症状较轻,纠正病因后病情易得到有效控制。又称边缘带脑梗死。
③出血性脑梗死。由于脑梗死灶血管腔内血栓溶解或其侧支循环开放等原因使已损伤血管血流得到恢复,则血液从破损的血管壁漏出,引发出血性脑梗死,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
④多发性脑梗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脑血管闭塞引起的梗死,一般由反复多次发生脑梗死所致。

辅助检查

一般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等,有助于发现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神经系统相关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发病后首先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发病24小时后,CT检查可逐渐显示梗死灶及灶周水肿带。

磁共振成像(MRI):可为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血管造影、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发现血管形态改变。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情况。

诊断

中年以上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或者家族史,突然发病,一至数天内出现脑局灶性损害的症状体征,并可归因于某颅内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应考虑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可能,CT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可以确诊;有明显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史的年轻患者需考虑动脉炎的可能。

治疗及预后

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缺血性卒中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等采取最适当的治疗;对卒中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

特殊治疗
包括超早期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血管内治疗、细胞保护治疗和外科治疗等;本病病死率约为10%,复发率约为40%,复发次数增多,病死率和致残率增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