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

由于组织感染了螺旋菌而引起的疾病。

不同个体之间感染后症状和体征差异很大:可以从无症状、轻微头痛、肌肉疼痛、发热到严重肺出血和脑膜炎。如果感染导致病人皮肤变黄、肾衰竭和出血,则称之为威尔氏症(Weil’s Disease);如果感染引起肺大量出血,则称为严重肺出血综合征;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则可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嗜睡、谵妄或昏迷,部分患者还可有抽搐、瘫痪等,称为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病学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属于钩端螺旋体菌属中的螺旋体感染的。发现的钩端螺旋体共有21个亚型。其中可以感染人类的有13种。它可以通过野生和家畜共同感染人类。最常见的传播此疾病的动物为啮齿类。往往是通过皮肤、眼睛、嘴或鼻子接触了动物尿液或含有动物尿液的水或土壤而感染。在发展中国家,该疾病多见于农民或居住在城市里的穷人。在发达国家,该疾病多见于温暖和潮湿环境中的户外工作者。诊断通常是通过在血液中查到致病螺旋体抗体或脱氧核糖核酸(DNA)。

症状和体征

钩端螺旋体感染人类之后可以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该病是一种双时相病,疾病的潜伏期约为7~12天。发病早期为钩体血症期,可突然出现高热伴寒战、剧烈头痛、严重肌肉疼痛、腹痛、结膜充血,偶尔会伴有皮疹。此后的病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急性或感染性阶段):在感染螺旋体后的3~14天。此时可有肝、肾、肺部脏器损伤的各种表现。伴随着钩端螺旋体抗体的产生以及血液中致病菌的消失,临床症状消失;
②第二阶段:病人持续3~4天的无症状直到伴随着新一轮发烧而来的,第二阶段的典型表现是脑膜炎和闭塞性脑动脉炎。

90%的疾病其临床症状都是比较轻微的,剩下的10%临床症状较重,多是出现在第二阶段或是以急性进展性起病者。常见的症状表现严重的疾病之一是威尔氏症,其特点是肝脏严重损害(导致黄疸),肾衰竭以及出血。此外,心脏和脑组织也可受到感染。脑膜炎是指脑组织最外层脑膜感染,脑炎指的是脑组织本身的感染。肺部感染则是最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感染部位。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

其他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包括极度疲劳、听力损伤、呼吸窘迫以及氮质血症等。

诊断

在疾病感染的前7~10天在血液及脑脊液中可发现螺旋体,同时向肾脏迁移。在感染的后7~10天,致病菌可在新鲜尿液中找到。因此,早期诊断应包括检测血液及尿液样本是否为同一致病菌株群。

肾脏功能检测(血尿素氮和肌酐)以及肝功能检测均是必要的。肝功能的变化可以反映传播的快慢性。可见血液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谷氨酰转移酶轻度升高。但对于儿童患者,即使有黄疸疾病,这些指标也有可能在正常范围内。

钩端螺旋体病的确诊有赖于血液和脑脊液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应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进行血清学检测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用钩端螺旋体标准株或者当地流行菌株的活体做特异性抗原,分别与病人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混合,在37℃条件下孵育2小时后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若待测血清中有相应抗体,则可见钩端螺旋体凝集成小蜘蛛状,可确诊该病。单纯通过培养检出病原体应用很少,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大多数种类的钩端螺旋体菌株的检出需要频繁的培养,实验室价格昂贵。

由于钩端螺旋体病各阶段临床表现的不同,需要鉴别的疾病亦不同。按照症状由轻到重,需要与登革热、其他类型的出血热、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炎(病毒性脑膜炎、疟疾和伤寒热等)鉴别。轻型症状更需要与病毒性感冒以及相关的病毒感染疾病进行鉴别。前述特殊类型的检查对于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是至关重要的。

在发展中国家,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标准有其独特性。病人与细菌的密切接触史是必定要考虑在内的。其他特定的因素,如某些高危居住地区、季节性、是否接触污染水源(如在其中沐浴、游泳、在有螺旋体存在的草地上工作),也必须仔细筛查,尤其是与啮齿类动物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必须仔细了解。

钩端螺旋体可在28~30℃的EMJH培养基中孵化。平均需要的时间在3周到3个月之间。这使得培养技术在诊断上是无效的,但是有益于科学研究。

治疗

对钩端螺旋体有效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多西环素。如病情进一步加重,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可以作为首选。将其溶于糖或盐水中静滴。更严重的病人可以选择血液透析。

血清钾水平升高很常见,如果血清钾水平上升过高,可采取利尿、血液透析等措施降低血钾。一些病人由于肾功能衰竭而导致血清钾的水平顽固性增高,可以引起死亡。

高磷酸盐血症的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适当的透析或者限制口服碳酸钙的量,但不必第一时间检测血清钙离子含量。部分患者可合并器官出血,一些文献报道控制血液中皮质类固醇在一定的范围内7~10天对于减少严重出血非常有效。

预防

该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在接触潜在感染的动物和环境时应用防护设备,接触后清洗身体及防护器具,以及减少啮齿类动物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领域的活动;在感染暴发区域内旅行时,每周一次口服多西环素可作为预防感染的措施,但还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在钩端螺旋体暴发地区开展药物预防是有效的;对于在高危感染地区进行预防性用药则非常有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