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肿瘤产物(包括产生异位激素)异常的免疫反应(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沉着等)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的相应临床表现。

侵犯神经系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或肌肉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病因及发病机制

免疫机制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准确的免疫病理遗传机制还不清楚。核心即肿瘤细胞表达肿瘤性神经抗原,这种抗原与由神经元正常表达的分子具有同源性及抗原相关性,一开始正是自身免疫反应促使肿瘤浸润并攻击神经元,使之表达相同和相关的抗原。一些副肿瘤性抗体有选择性地与神经元发生反应,并且仅在具有特殊临床综合征的患者身上发现,例如在视网膜退化患者身上存在抗恢复蛋白抗体、在小脑退化患者身上发现抗-Yo或抗-Tr抗体。绝大多数副肿瘤性自身抗体存在较广泛,能与较多神经元反应,并且与大量临床神经系统综合征或多病灶脑脊髓炎相联系。这些抗体中较普遍的是抗-Hu抗体和抗-CV2抗体。患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往往能检测出不止一种类型的抗体。

机会性感染
肿瘤本身或肿瘤的治疗均会导致机体的抵抗力减弱,造成各种机会性感染,癌肿病程较长患者出现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病理检查胶质细胞内发现有病毒样包涵体,形态与乳多空病毒感染相似,推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发病与乳多空病毒感染有关。

遗传因素
特异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Ⅰ类或Ⅱ类基因产物可递呈肿瘤抗原,但特异性HLA单倍型可否引起副肿瘤综合征还不清楚。人类HLA-B8、HLA-DQ及HLA-DR等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密切,但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抗-Hu自身抗体携带者中未发现特异性HLA血清型。PNS与遗传因素的相关性尚需研究证实。

临床表现

PNS为肿瘤在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癌肿可累及髓鞘、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且病变部位并无肿瘤细胞可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神经系统症状在原发病发现前极易误诊,其病情严重程度与原发肿瘤的病程及恶性程度无明确相关性。PNS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位,按受累部位不同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病变以及其他。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小脑变性(PCD)、副肿瘤性脑脊髓炎(PEM)、副肿瘤性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POM)及脊髓炎等;累及周围神经:少见,不足1%的癌症患者出现累及周围神经的PNS,包括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SSN)、亚急性运动神经病(SMN)、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元病等;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如兰伯特-伊顿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及坏死性肌病等。PNS共同的临床特点是:
①发病年龄平均60岁,男女比例依亚型不同而有所区别。
②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周症状发展至高峰,患者就诊时多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极个别患者呈急性病程。
③多数患者的PNS症状先于肿瘤,后者的诊断平均延迟6.5±7.0个月。而对于肿瘤症状在先的患者,PNS多预示着肿瘤进展或者复发。需要强调的是:约有20%的患者即使尸检也查不到原发肿瘤,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的免疫应答成功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及转移,也是个别患者出现自发性缓解的原因。

诊断

PNS的诊疗计划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是否是PNS;
②寻找原发病灶;
③肿瘤的治疗及免疫调节疗法。格雷厄斯(Graus)等在2004年提出了PNS的新诊断标准,分为肯定的及可能的PNS。

肯定的PNS
①具有典型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并且在症状出现后5年内发现肿瘤;
②非典型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但只给予肿瘤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有明显的改善,但首先要排除症状自发性缓解的情况;
③非典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但抗神经元抗体(特征性或非特征性)阳性,并且在症状出现后5年内发现肿瘤;
④典型或非典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具有特征性的抗神经元抗体(抗-Hu、Yo、CV2、Ri、Ma2或amphiphysin),但未发现肿瘤。

可疑的PNS
①具有典型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未发现抗神经元抗体及肿瘤,但为易患肿瘤的高危人群;
②典型或非典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具有部分特征性的抗神经元抗体,但未发现肿瘤;
③典型或非典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没有抗神经元抗体,并且在症状出现后2年内发现肿瘤。
根据新的诊断标准不难看出,对于确诊最重要的是典型的临床表现。所以对于那些怀疑PNS的患者,要根据典型的神经系统表现来直接寻找肿瘤。

治疗及预后

PNS治疗尚未找到特效疗法,临床上一经确诊多与抗肿瘤治疗相似如手术、放化疗、免疫调节疗法。并且由于PNS病程与原发肿瘤不一定平行,在切除原发肿瘤或对肿瘤进行放化疗后,其症状得到缓解或减轻者不多,而免疫调节治疗仅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或周围神经的PNS有着显著疗效,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影响有限。大部分患者虽然对肿瘤进行了积极的治疗,神经功能的缺失却由于中枢神经元不可逆损伤而持久遗留,但也有部分患者成功根治肿瘤后,神经系统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PNS累及范围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特征性症状及体征较少,且多数先于肿瘤出现,故诊断困难,PNS对于隐匿性肿瘤的发现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对原发病灶进行治疗仍可产生重大的、积极的效果,所以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对PNS的全面认识,争取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一旦确诊要积极查找原发病灶。并对原发病进行及时治疗,减少误诊、误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