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

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急性肠道病毒性传染病,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又称小儿麻痹症。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3岁以下占88%。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应用疫苗预防。

病因与发病机制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呈球形,直径约20~30纳米,核衣壳为立体对称20面体,无包膜。根据抗原不同可分为Ⅰ、Ⅱ、Ⅲ型,Ⅰ型易引起瘫痪,各型间很少交叉免疫。脊髓灰质炎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耐酸、耐乙醚、氯仿等,低温可长期存活。但加热至56℃以上、甲醛、2%碘酊、含氯消毒剂、紫外线照射和各种氧化剂如双氧水、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均能使其灭活。

本病可发生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在贫困国家,终年散发,以夏秋为多。人是自然界唯一宿主,传染源为患者及无症状带病毒者,其中隐性感染者和轻型无麻痹症状者的粪便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感染之初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也排出病毒,故亦可通过飞沫传播。患儿粪便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存在时间长达2个月,但以发病2周内排出最多。易感人群为婴幼儿,以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在咽部和肠壁的淋巴组织中增殖,如机体抵抗力强,患儿可无临床症状,形成隐性感染;少数患者病毒可入血引起病毒血症,可侵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引起相应症状。如机体免疫系统能清除病毒,形成顿挫型感染,否则病毒继续扩散至全身淋巴组织中大量增殖,并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如侵犯神经系统,轻者不发生瘫痪,称无瘫痪型;重者发生瘫痪,称瘫痪型。任何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如劳累、感染、外伤、手术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并促进瘫痪的发生。

病理

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典型病理改变在神经系统,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尤其是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受损多见,因此,上下肢瘫痪多见,尤以下肢更为多发;其次为脑干处病变。病灶多为散在、多发、不对称存在。镜下可见细胞质内染色体溶解,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和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早期病变可逆,病变严重则因神经细胞坏死、瘢痕形成而造成持久性瘫痪。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5~14天。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的轻重程度和范围相差悬殊,轻者可无症状,又称隐性感染(占90%以上),重者则可引起严重瘫痪,甚至危及生命。瘫痪型为本病的典型表现,可分为以下各期。

前驱期
此时患者出现低热或中等热度,常伴有头痛、困倦、多汗及全身疲乏不适等症状,并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甚至有咽痛、咳嗽及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此期一般持续1~4天。若病情发展到此期为止,属顿挫型。

瘫痪前期
多在前驱期基础上发展而来,亦可无前驱期直接进入本期。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一般性症状消失数天后体温又上升,出现高热,常在38~39℃之间,个别患儿可高达40℃。患儿烦躁不安,有头痛、呕吐等症状,颈背部、四肢肌肉疼痛及感觉过敏,活动时加重。项背部可有肌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体征。此期脑脊液已出现异常,呈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一般持续3~5天,但也有短至几小时或长达2~3周者。在这一阶段仍可有部分病例不出现肢体瘫痪而逐渐康复,称为无瘫痪型病例。另一部分患儿病情继续发展,并进入瘫痪期。

瘫痪期
一般在瘫痪前期的第3~4天,或发病的2~7天后进入本期,出现不对称性迟缓性瘫痪,随发热而加重,退热后一般瘫痪不再进展。无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少见。瘫痪可见于任何部位,但以肢体瘫痪最为多见。可分为以下几型。

脊髓型
最常见。多表现为不对称的单侧下肢迟缓性瘫痪,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近端肌群瘫痪程度重于远端。呼吸肌瘫痪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腹肌瘫痪可见腹部局部突出,肠道肌肉瘫痪出现便秘、不自主排便,膀胱肌瘫痪时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

脑干型
又称球型,其病变部位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此型最为严重,病死率较高。在流行期中约占麻痹型病例的15%左右。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面肌瘫痪、声音嘶哑、咀嚼障碍及吞咽困难等。当延髓受累时,可出现脉搏频弱、血压下降,呼吸浅表、加速,以及叹息样呼吸,间有呼吸暂停等,如处理不及时或抢救不力,可导致死亡。

脑型
较少见。但本型病情十分严重,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谵妄、惊厥,甚至强直性瘫痪等症状。

混合型
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称为混合型。其中以脊髓型和脑干型伴发者为多。

恢复期
一般在瘫痪后1~2周进入恢复期,瘫痪肌肉的功能逐渐恢复,从肢体远端开始向近端恢复。在初始6个月内恢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2年以后再恢复的可能性较小。

后遗症期
发病1~2年内仍不能恢复则进入后遗症期。受累肌群萎缩,出现各种畸形,如马蹄足内翻、脊柱弯曲等畸形,严重影响生活。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多数患者血常规正常,少数白细胞数轻度增加,为(10~15)×109/升,中性粒细胞也略见增高,1/3~1/2的患者血沉增快。

病后未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患者,发病一月内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早期帮助诊断;恢复期患者血清抗脊髓灰质炎病毒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效价较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有诊断意义。

脑脊液
在前驱期脑脊液一般正常,至瘫痪前期可见细胞数常增多,通常在(50~500)×106/升,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在早期可以正常,以后逐渐增多,氯化物正常,糖正常或轻度增高。至瘫痪出现后第2周,细胞数迅速降低,瘫痪后第3周时多已恢复正常;但蛋白量常继续增高,可达1~4克/升,4~6周后才恢复正常。这种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对诊断本病可能有一定帮助。极少数瘫痪患者的脑脊液可始终正常。

病毒分离
粪便病毒分离是本病的确诊性检查。从粪便分离病毒,于起病后数周内仍可取得阳性结果。一般收集双份粪便标本,间隔24~48小时,收集双份粪便标本(重量大于5克),及时冷藏4度以下送各级疾控中心脊灰实验室检测,多次送检可增加阳性率。在病程1周内可采咽拭子。在瘫痪发生前2~5天可从血中分离出病毒。脑膜炎病例可采脑脊液分离病毒,但阳性率较低。国内所分离的病毒以Ⅰ型居多,在个别流行中Ⅱ型也可占较高比例。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一般根据流行病史、年龄及典型临床表现,或病毒血清学检测其抗体,由粪便与咽拭子分离出病毒,脊髓灰质炎诊断并不困难,但中国目前已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遇可疑病例,应留取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做病毒血清学检查,特别注意留取粪便等标本送到国家指定的实验室进行相关检查,并予以隔离。出现急性弛缓性瘫痪时,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鉴别诊断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即吉兰-巴雷(Guillian-Barre)综合征,起病前1~2周常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由远端开始发病,为对称性、上行性的迟缓性瘫痪,大多有感觉障碍,可累及脑干及呼吸肌。脑脊液检查蛋白增加不伴或只伴轻度细胞数增多(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
由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所致瘫痪综合征,该征多表现为单个肢体或单组肌群急性肌无力,大多较轻,后遗症较少,起病14天内大便可分离到致病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增高。

家族性周期性瘫痪
常有家族史及周期性发作病史,较少见,突然起病,发展迅速,呈对称性四肢迟缓性瘫痪,发作时血钾降低,补钾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

周围神经炎
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主要与注射部位有关,多数注射当时即有剧痛和不能站立,继之下肢无力尤以足下垂多见。维生素C缺乏、白喉后神经病变等引起的瘫痪可根据病史、查体等相鉴别。

治疗

对脊髓灰质炎尚无有效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

前驱期和瘫痪前期
临床可疑病例应及时隔离,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计40天,加强护理,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肌注及手术等刺激,适当予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肌肉痉挛不适及全身疼痛,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及维生素C,补充足够热量及适量液体,可减轻组织水肿。未服用疫苗者可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α-干扰素有抑制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作用。

瘫痪期
将瘫痪肢体保持于功能位,预防畸形。酌情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药物,如加兰他敏能促进神经传导、VitB12可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呼吸肌麻痹者及早使用呼吸机,吞咽困难者鼻饲饮食,继发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等。

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应尽早开始主动和被动锻炼,促进肢体康复,防止肌肉萎缩,亦可采用针灸、按摩、理疗等,促进肌肉功能康复,必要时可行手术矫正。

预防

中国已基本没有脊髓灰质炎病例,但世界范围内脊髓灰质炎并未消失,故脊髓灰质炎的预防也不能忽视,应加强个人卫生,处理好粪便,搞好饮食管理、水源管理与环境卫生,切断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

既往预防脊髓炎主要为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自2016年中国也开始实施首次肌肉注射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随后3次为口服滴剂。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