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肾损伤

各种药物导致的肾脏损伤(血、尿成分或影像学检查异常)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异常,依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肾损伤、肾小球损伤、肾小管损伤和肾结石。

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的肾毒性药物有以下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和万古霉素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双氯酚酸、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含碘造影剂(主要用于增强CT、介入治疗等)、抗肿瘤药(化疗药和靶向药物)、中草药(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和中成药)、抗结核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致肾损伤的机制可分为A型和B型反应。A型反应为剂量依赖性,根据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可作出预测,药物减量或停药后损伤可减轻,如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损伤。B型反应为特异反应,多为免疫介导,不是剂量依赖性的,治疗这类药物肾损伤需要停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和青霉素等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

临床表现

临床上表现为可疑肾毒性药物使用后出现的肾脏损伤。
①急性肾损伤型:主要表现为血肌酐升高,伴或不伴尿量减少(小于400毫升/天),如血肌酐升高明显,患者可出现相应的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胸闷气急、水肿、高血压等。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尿液检查可表现为少量蛋白尿、血尿、管型等。超声波检查可无明显异常或出现肾脏肿大。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急性间质性肾炎。此型最为常见,几乎所有肾毒性药物均可引起。
②肾小球损伤型:表现为显著蛋白尿和(或)血尿,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以肾小球为主的病变。肾小球型药物肾损伤发病率较低,可见于生物制剂及非甾体类抗炎药肾损伤等。
③肾小管损伤型:主要指药物影响肾小管离子转运功能导致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大多数情况下,这一损伤呈剂量依赖性,多见于慢性、持续的药物暴露。临床表现从单一的功能异常(如排磷过多)到更复杂的损伤综合征,如近端肾小管酸中毒或获得性范科尼综合征。常见药物为抗病毒药物。
④肾结石型:药物在尿液中不能完全溶解,形成结晶或结石,严重者可致尿路梗阻,出现腰酸、腰痛、腹痛、排尿困难等症状。药物相关性肾结石常见于磺胺类抗生素、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和氨苯蝶啶。

诊断

诊断依靠病史(发病前使用的药物)、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血检异常(血肌酐升高)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肾穿刺活检)。尤其是急性肾损伤和肾小球损伤型,需尽早实施肾活检,协助明确诊断并与其他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鉴别。

治疗

首先要去除病因,及时停用可疑肾毒性药物。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如停药后肾功能无明显好转,可应用激素治疗,泼尼松1毫克/千克/天,2~4周后减量,疗程1~4月。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者及时行肾脏替代治疗。部分患者肾功能可完全恢复。但肾活检时肾组织中出现间质纤维化、老年、肾功能恢复缓慢均是预后不良的指标,可能转归为慢性肾脏病。药物性肾损伤重在预防,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老年、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