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肾小管酸中毒

由于近曲小管碳酸氢根(HCO3-)阈值低于正常,HCO3-从尿中丢失过多,尿HCO3-排出率增高,导致血HCO3-下降,出现的代谢性酸中毒。因尿pH常保持在5.5~6.5,又称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

病因及发病机制

Ⅱ型肾小管酸中毒的病因复杂,凡是累积到肾小管功能的各种原发病均能导致Ⅱ型肾小管酸中毒,如单纯性HCO3-重吸收障碍、近端小管多重重吸收障碍、遗传性系统性疾病(酪氨酸血症、Wilson病等)、碳酸酐酶活性异常、继发性药物或毒物损害、肾小管间质病或其他病变,如淀粉样变、骨纤维瘤、骨骼石化症、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功能障碍,肾HCO3-阈值降低,尿液丢失HCO3-过多,使血浆HCO3-浓度下降而产生高氯性酸中毒。

临床表现

均表现为阴离子间隙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常较明显。骨病的发生率在20%左右,主要为骨软化症或骨质疏松,儿童可有佝偻病,除与酸中毒有关外可能还与活性维生素D3合成减少有关。由于肾小管酸中毒本身的隐匿性,患者常常因其他并发症首诊。

诊断

出现正常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伴低钾血症等临床表现;尿中HCO3-增多,可滴定酸和尿NH4+排泄正常,后者>40微摩尔/(分钟·1.73平方米)。HCO3-排泄分数大于15%,酸中毒不严重时尿液可呈碱性,酸中毒严重时,尿液呈酸性,则近端小管酸中毒诊断成立。疑似病例可行碳酸氢盐重吸收试验,如HCO3-排泄分数大于15%即可确诊。

治疗及预防

能进行病因治疗者先行病因治疗。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持续给予合适剂量甚至大剂量的HCO3-[3~5毫摩尔/(千克·天)]补碱。限制盐的摄入、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增加补碱的治疗效果,部分改善酸中毒。碳酸酐酶抑制剂所致的近端肾小管酸中毒通常较轻且为可逆性,但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需谨慎。

为控制骨病,部分患者可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及骨化三醇治疗。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