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或局部肾脏动脉灌注不足,使肾小球滤过率急剧降低导致的急性肾损伤,肾实质组织完整性没有损害。又称肾前性氮质血症。

在中国,其发生率占急性肾损伤的45%~50%。

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包括:
①循环血容量减少(脱水、出血、利尿剂不合理应用、呕吐、腹泻等)。
②低心输出量(充血性心衰等)。
③系统性血管舒张性疾病(脓毒血症、神经源性休克等)。

发病机制

①有效血容量不足。
②心排血量降低。
③全身血管扩张。
④肾动脉收缩。
⑤肾自主调节反应受损等机制引起肾脏血流灌注不足。

临床表现

尿量减少症状突出,表现为少尿(尿量<400毫升/天)或无尿(尿量<100毫升/天),尿渗透压增高;易出现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合并低血压、精神障碍、脓毒症等全身系统性症状。

诊断

①符合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有关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
②有明显的大出血、大量丢失液体、脓毒症、低血压状态等表现有助于诊断。
③补液试验阳性支持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恢复正常的循环血容量是首要治疗重点,肾前性急性肾损伤对合理的补液反应迅速,肾功能通常在3~4天内恢复到以前水平。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