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补充有关缺乏的激素来治疗激素分泌减退所致疾病的方法。
内分泌腺功能减低的病因有发育异常、激素合酶缺陷、内分泌腺分泌变异型激素、激素作用障碍、腺体炎症或肿瘤等。其中许多病因无法根除,因而激素替代治疗是治疗激素缺乏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原则
激素替代治疗的基本要求是无(轻)不良反应,尽量模拟或恢复激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提高激素的敏感性和疗效,同时要保护靶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和靶细胞功能。激素是痕量的高活性物质,生理剂量的窗口窄,稍多或稍少均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疾病。因此激素替代疗法不是随意补充,它对替代药物的选择、使用及调整都有严格的要求。激素替代治疗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一是缺什么,补什么:替代治疗的针对性很强,如1型糖尿病患者因自身胰岛素绝对缺乏,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在选择替代激素时,应尽量选择合乎生理、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依从性好的制剂。
二是缺多少,补多少,终生坚持:激素过量会导致药源性功能亢进,不足则无法纠正内分泌功能低下。因此,激素替代剂量必须恰到好处,以最小剂量达到最好效果。另外,激素替代治疗须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让患者逐渐适应,减少不良反应。
三是模拟生理分泌模式给药:如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分为24小时不间断的基础分泌和进餐后的追加分泌。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有两种:一种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提供基础胰岛素,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提供餐时胰岛素;另一种是使用胰岛素泵治疗。
四是个体化灵活用药:由于不同个体的腺体损害程度不同,即便是同一个患者,其病情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激素的替代剂量必须个体化。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中激素水平,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量。在遇到应激情况时应适当增加患者的药物剂量,在严重应激出现危象时有必要静脉给药。例如,甲减患者在气候寒冷时应适当增加优甲乐剂量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在甲减昏迷时可静脉注射L-T4,病情缓解后再重新恢复原来的维持量。
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
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作用广泛,在取得治疗作用时,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且不同个体和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的糖皮质激素生理需要量差别甚大,治疗剂量难以掌握。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分为一般补充/替代治疗和抑制性补充治疗两种。两种治疗方案的适应对象、方法和疗效监测的指标均各不相同。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常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成人接受长期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可能发生抑郁症、食欲亢进、肥胖、ACTH分泌抑制、高血压、血脂谱异常等情况。孕妇接受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可导致胎儿免疫系统、脂蛋白合成和葡萄糖转运体表达异常,有时还出现唇裂、腭裂、流产、早产和死胎等情况。这是因为糖皮质激素口服12小时后,血浆糖皮质激素虽然消失,但其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作用可持续24小时以上(泼尼松长达36小时,地塞米松长达72小时)。由于将糖皮质激素的全天剂量分为早上2/3,下午1/3并不能很好地模拟其昼夜节律变化,故产生有时过量,又有时糖皮质激素缺乏的现象。有人建议将全天的剂量分为早1/2、中1/4和晚1/4给药,应激时加量2~5倍,并间断使用ACTH制剂以刺激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
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
对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补充甲状腺激素,在激素补充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甲状腺激素不足和过多同时存在的情况。一方面,患者出现心悸、失眠、烦躁、多汗等表现,并可加重或诱发冠心病、心肌炎、结核、糖尿病等;另一方面,患者午后感觉乏力、易倦、水肿,可能与T4/T3比例失调和甲状腺激素在体内的有效浓度波动过大有关。常用甲状腺制剂包括L-T4、L-T3和干甲状腺片(含有T4和T3),T3起效快、作用强,服用后易引起心悸,而且半衰期短,需要每日多次服药;而L-T4作用缓和,较少引起心悸,在外周可以转变为T3,提供每日所需T3的80%,由于半衰期长,每日只需服用1次,因此L-T4(优甲乐)成为临床上甲减替代治疗的首选。
其他相关激素的替代治疗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治疗以甲状旁腺激素替代治疗最为理想,但尚缺乏适当的人甲状旁腺激素制剂,因此不能采用甲状旁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简称甲旁减)时,由于体内缺乏甲状旁腺激素,致使体内维生素D活化障碍,进而造成低钙血症。因此,临床上对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往往采取补充活性维生素D(双氢速固醇、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和钙剂进行相关替代及对症治疗。
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各种垂体促激素(如ACTH、TSH、GH、FSH、LH等)缺乏,由于这些激素制备困难且不能口服,所以临床上常用靶腺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做替代治疗,疗效相当,且都是小分子激素,来源方便,可以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