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代谢生化指标

从血液、尿液中检测出的骨代谢产物或相关激素,进而直接或间接反映骨组织的代谢状态的指标。对协助代谢性骨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决策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分类

骨代谢标志物可大致分类为一般生化标志物、骨代谢调控激素和骨转换标志物三类。一般生化标志物主要指血钙、血磷、尿钙和尿磷等;骨代谢调控激素主要包括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3(fiber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亦称排磷因子或排磷素)等;骨转换标志物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两类。前者反映成骨细胞活动及骨形成时的代谢产物,后者反映破骨细胞活动及骨吸收时的代谢产物,特别是骨基质降解产物。骨转换标志物在血循环或尿液中的水平会发生不同变化,反映了全身骨骼代谢的动态状况。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推荐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分别作为反应骨形成和骨吸收的骨转换标志物(见表)。

骨形成和骨吸收的骨转换标志物列表
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 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
骨钙素(OC) 尿吡啶啉(Pyr)
Ⅰ型前胶原C-端前肽(PICP) 脱氧吡啶啉(D-Pyr)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 尿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U-CTX)
尿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U-NTX)

临床价值

检测骨代谢标志物作为骨重建的产物,具有无创伤、容易重复检测、检测技术成熟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骨转换标志物的价值有:
①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辅助检查,反应骨转换状态,可用于预测骨量丢失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是评估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②作为骨代谢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明确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③骨转换指标可有效监测不同治疗方案引起的骨代谢的变化,有助于动态评价和监测对治疗的反应,提高药物依从性。
④骨转换指标可协助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质量控制

骨转换指标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不同来源的标本、不同方法、不同设备、不同试剂,其检测结果会有差异,即存在测定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生物变异和分析变异。

标本的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晨起空腹血,尿液标本取晨起第一次或第二次尿。同一患者多次检测时,应在相同的时间采集标本、相同的条仵下处理标本。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