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elman综合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既往Gitelman综合征被认为是Bartter综合征的特殊类型,但研究发现Gitelman综合征的基因突变位点与病变部位均不同于Bartter综合征。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低血钾、低血镁,尿钙排泄减少,代谢性碱中毒,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以及正常或偏低血压。多在婴幼儿因生长发育迟缓、抽搐而发现。

发病机制

该病由编码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上噻嗪类敏感性Na+/Cl-协同转运体(thiazide-sensitive Na-Cl cotransporter,TSC)基因(SLC12A3)突变所致。

临床表现

Gitelma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小管病。其特点是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伴低镁血症和尿钙排出减少。多数患者的症状在6岁以后出现,喜欢咸食,可伴有一过性肌无力、手足搐搦症、发作性晕倒、肌强直、腹痛、感觉异常、手足痉挛、易感疲劳、呕吐与发热等。部分患者因软骨钙盐沉着,而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患者血压较低,偶可发生心脏骤停。Gitelman综合征多数的生长发育正常,但严重型患者发育延迟、身材矮小。头晕、眩晕、多尿、夜尿症、心悸、关节疼痛和视觉问题可能在成人患者出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Gitelman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包括:
①慢性低血钾(血钾<3.5毫摩/升)伴肾钾不适当丢失;
②代谢性碱中毒;
③低镁血症(血镁<0.7毫摩/升)伴肾脏镁不适当丢失;
④尿前列腺素正常,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仅轻度升高;
⑤氯排泄分数>0.5%;
⑥低血压或血压在正常低值;
⑦肾脏超声正常;
⑧低尿钙症;
⑨Gitelman综合征诊断标准基因检测发现SLC12A3失活突变。

Gitelman综合征的诊断是基于临床症状和生化异常,条件允许需行肾脏穿刺活检,但诊断金标准仍是基因诊断。

Gitelman综合征需与Batter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酸中毒、Liddle综合征、高前列腺素血症综合征、原发性肾性低镁血症等相鉴别。

治疗

Gitelman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在补钾、补钠和补镁的基础上,同时应用醛固酮受体阻断剂螺内酯、远曲小管NaCl转运阻滞剂如氨苯蝶啶等剂,用吲哚美辛抑制前列腺素分泌可缓解Gitelman综合征多尿与低血压症状,此外,Gitelman综合征治疗还需补充镁盐,持续补镁效果较好。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