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易感个体反复吸入有机粉尘抗原后诱发的肺部炎症反应性疾病。又称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HP)。

以肺脏间质单核细胞性炎症渗出、细胞性细支气管炎(气道中心炎症)和散在分布的非干酪样坏死性小肉芽肿为特征性病理改变。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多因在工作场所吸入植物性或动物性有机粉尘所引起。较常见的具有抗原成分的有机粉尘有发霉的干草、发霉加热的甘蔗渣、鸟粪等排泄物或羽毛、蘑菇堆肥等。因这些不同的粉尘所致,分别被称为农民肺、甘蔗农肺、饲鸽者肺、蘑菇肺等。

本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由于反复吸入抗原激发导致淋巴细胞性肺泡炎和肉芽肿性肺炎的免疫性炎症。

临床表现

症状:临床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与慢性型。约1/3患者起病急,在吸入大量抗原后4~12小时发病,表现呼吸困难、干咳、胸闷并有高热寒战、周身不适、肌痛、头痛等症状。少数出现哮喘样症状。亚急性多因未及时脱离抗原接触而症状持续。长期、慢性吸入有机粉尘发病者,发病隐袭、咳嗽、气短、乏力、体重下降。发生严重肺纤维化时,发绀等症状可能很明显,最终出现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病。

辅助检查:本病X射线胸片表现为两肺境界不清的大小均一的粟粒样小结节影,亦可有双肺弥漫性毛玻璃样改变,慢性型则表现为广泛肺间质纤维化。CT最典型的表现是弥漫性,边界不清的微小结节影;弥漫的磨玻璃样改变可能是主要的或唯一的CT所见。

外周血可出现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但血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不常见。

病理表现为肺间质、肺泡和终末细支气管弥漫性单核细胞浸润,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其慢性过程可发展成肺间质纤维化。

诊断

有机粉尘环境(嗜养鸽子、鹦鹉等)暴露史;接触抗原几小时出现与本病相符的症状;相应的胸部影像异常,符合过敏性肺炎。次要诊断标准包括肺底捻发音;弥散功能降低;静息或运动时氧分压、氧饱和度降低;符合过敏性肺炎的组织学异常;工作接触或实验室吸入激发试验阳性。

治疗

尽快脱离接触有机粉尘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对症状较重的急性、亚急性患者,除吸氧等对症治疗外可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