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内容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在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信念。又称妄想。其特征包括:
①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仍坚信不疑;
②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具有利害关系;
③妄想内容具有个体独特性,是
思维内容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在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信念。又称妄想。其特征包括:
①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仍坚信不疑;
②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具有利害关系;
③妄想内容具有个体独特性,是
思维过程的联想和逻辑障碍。是精神障碍的症状之一,主要包括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等。
①思维奔逸: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和转换加速。
②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转换困难。
③思维贫乏:联想概念与词汇匮乏。
④思
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一定事实依据,既不十分荒谬离奇,也无明显逻辑推理错误。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可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多见于人格障碍。
超价观念以强烈的情绪为前提,在对事实过度、夸大或错误评价后逐渐
在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异常。常见的感觉障碍有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和内感性不适。
感觉减退
感觉器官感觉阈值增高,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降低。表现为对外界急剧而强烈的外界刺激仅产生轻微的感觉体验甚至完全不能感知(后者称为
各种原因引起的知觉异常现象。知觉障碍是精神科临床上最常见的,同时也是许多精神疾病的主要症状,主要包括错觉、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
错觉
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错觉可见于正常人,如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看错物体,在恐惧、紧张和期待等心
感觉与知觉发生的异常变化。表现为大脑对客观刺激的属性感知错误或者在缺乏客观刺激时产生的虚幻知觉。感知觉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心理过程,二者都是当前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感觉是大脑对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
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又称精神病理学。精神症状是异常精神活动的表现,它涉及人们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并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仪表动作、言谈举止、神态表情以及书写内容等表现出来。常见的精神症状有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
不能正确认识及判断自身精神状态的现象。
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个体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即能够察觉或识辨自身是否患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正确分析、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的能力。自知力完整
各种原因导致智力发育受阻或者原有智能损害所造成的智力低下状态。
智能是人们获得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且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它涉及
对环境或自身状况认识能力的丧失或认识错误。
定向力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可以划分为对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和自我定向力。对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包括:
①时间定向,即对当时时间的认识,如年、季、月、日、白天或晚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