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经导管射频消融

利用皮下穿刺心血管技术把消融电极放进靶点,通过放电消融阻断/阻滞心电传导的一种治疗心房扑动技术。

心房扑动(房扑)的电生理机制是心房内的大折返,折返环位于右心房或左心房,围绕解剖或功能性的传导障碍区域形成,射频消融心房扑动的急性期成功率超过90%,是治疗房扑的首选。典型房扑是大折返,在折返环路的峡部,即三尖瓣环和下腔静脉开口之间的区域,进行线性射频消融,射频损伤造成心房肌的坏死,可以切断传导通路,从而防止折返发生。消融形成透壁损伤后,可在局部记录到中间有等电位线的双电位,第一个电位是局部电位,第二个电位是同一次激动经过残存的传导裂隙又传回阻滞线部位的电位。双电位记录可作为峡部传导双向阻滞的金标准。较可靠的直接指标是在整个消融线上都记录到双电位,而且两个电位的间距必须足够(>100毫秒)。在消融线的任何部位记录到较窄的双电位或双电位间等电位线上有碎裂电位均提示没有形成完全阻滞,只是局部传导延迟或残存传导裂隙,需进一步消融。

不典型房扑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房扑发作的稳定性较低,体表心电图f波变化多样,消融的终点不明确,通过拖带和凯图(carto)三维标测,发现折返的维持有两种情况,一是围绕解剖和功能性的传导阻滞带如二尖瓣、肺静脉和手术瘢痕等,其中以左上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和左心耳基底部为多;二是围绕左心房内的电静止区形成折返,电静止区可分布在左心房后壁、顶部和前壁,有时可同时存在。折返环可呈单环、8字形双环甚至3环同时折返。根据标测结果对连接两个解剖阻滞区或电静止区间的关键区域行线性消融,成功率为73%。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