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表现上在两种不同类型淋巴瘤之间,具有中间性特点而难以被明确分类为任何一种类型的淋巴瘤。简称GZL。
1998年首先被霍奇金淋巴瘤协作组提出,在2008版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包括两种疾病:一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特征之间的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CLu-DLBCL/cHL),该名称在WHO分类2016版中被沿用;二是在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CLu-DLBCL/BL),这一疾病名称在WHO分类2016版中被分为两种类型:
①伴MYC和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igh grade B-cell lymphoma with rearrangements of MYC and BCL2 and/or BCL6),即双打击/三打击淋巴瘤(DHL/THL);
②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HGBL-NOS);二者也被合称为伴或不伴MYC和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下面将分别就上述疾病进行阐述。
BCLu-DLBCL/cHL
被认为起源于B细胞,具体发病机制不详。其临床行为在结节硬化型cHL及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之间。BCLu-DLBCL/cHL好发于年轻人,中位年龄是33~39岁,男女比例是1~1.5∶1。最早报道的BCLu-DLBCL/cHL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纵隔大肿物及其压迫症状,巨块型居多;后来非纵隔受累的BCLu-DLBCL/cHL也越来越多被报道。
病理上BCLu-DLBCL/cHL兼具cHL及PMBCL的特点,可见典型的R-S细胞、表达CD30、部分表达CD15,但不同于cHL的是GZL广泛表达CD20,同时B细胞的其他标记如CD79a、PAX5、MUM1及OCT2为阳性;不同于PMBCL的是GZL可以表达CD15,CD20表达强度稍弱。
BCLu-DLBCL/cHL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更倾向于采用PMBCL方案进行治疗,例如利妥昔单抗联合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R-DA-EPOCH,美罗华、依托泊苷、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泼尼松)或R-DA-EPOCH;放疗可作为一种联合或挽救治疗。本病的预后较cHL及PMBCL差,预计2年生存率为88%~93%。
DHL/THL
DHL/THL是指具有MYC、BCL-2和/或BCL-6基因重排的DLBCL。在发病机制中,MYC是调节细胞增殖的转录因子,MYC易位发生在4%~14%的DLBCL中;BCL-2起到抗凋亡作用,BCL2易位发生在20%~30%的DLBCL中;BCL-6则是正常生发中心B细胞的一种转录抑制子,与P53关系密切。DHL约占DLBCL的2%~12%,90%以上的DHL为生发中心B细胞亚型。生发中心肿瘤发生了BCL-2易位产生了首次打击,随后发生了MYC易位的第二打击和/或BCL-6易位的第三打击。
DHL/THL好发于成人,中位年龄51~65岁,儿童及青少年罕见,男性多见。患者常常表现为DLBCL的临床症状,结外器官受累多见,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多见。与DLBCL相比,这些患者多分期晚、乳酸脱氢酶水平更高、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危险度更高。DHL/THL病理组织形态学上同DLBCL一样,无特异性,只有通过荧光原位免疫杂交技术检测出上述三种基因易位才能诊断。
DHL/THL无标准的治疗方案,但对传统的DLBCL方案R-CHOP(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泼尼松)疗效不佳,中位生存期不足2年。在回顾性研究中发现,R-DA-EPOCH方案的疗效更佳,有延长中位生存时间的趋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地位尚不明确,治疗的同时需要兼顾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预防。
HGBL-NOS
HGBL-NOS即其形态学为母细胞样大细胞淋巴瘤或在DLBCL与BL之间、但无双击基因易位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本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同DHL,多采用R-DA-EPOCH方案,需要兼顾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