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

伴有KIT基因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激活性突变的间叶性肿瘤。简称GIST。是间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的KIT和PDGFR-α基因激活性突变有关。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种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膜蛋白,可激活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细胞生长、凋亡和分化。其突变激活可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而发生肿瘤。

临床表现

95%以上的间质瘤发生于胃肠道,发生部位频度依次为胃(50%~60%)、小肠(20%~35%)和结直肠(5%~10%)。临床表现取决于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和生物学特性。肿瘤较小者常无症状,多在胃肠道内镜或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肿瘤增大或疾病进展,可出现各种相关的症状甚至并发症。较大的胃间质瘤可有上腹隐痛、不适,小肠间质瘤可引起肠梗阻症状,结直肠间质瘤可引起排便习惯改变。较大的间质瘤可发生坏死、溃疡形成,从而导致消化道出血(如黑便、便血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晚期患者可有腹部肿块、体重下降、消瘦、贫血和肝转移症状。

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呈膨胀性生长。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突入腔内圆形或半球形隆起)均应怀疑间质瘤。超声内镜检查可判别肿瘤起源层和性状。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转移。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形态上可呈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混合细胞,KIT和PDGFR-α等免疫组化或基因突变检测可确立诊断。

治疗

所有胃肠道间质瘤均有恶性可能,其可能性大小与肿瘤大小、肿瘤细胞分裂指数和肿瘤部位密切相关。判断胃肠道间质瘤恶性可能性判断标准和相关处理尚未完全统一,包括:
①密切随访。一般认为,直径<2厘米的胃间质瘤如无生长快、边缘不规则、伴溃疡出血、囊性变、坏死或超声内镜显示肿瘤回声不均等特征,恶性可能性低,可密切随访。
②手术切除。具有上述特征之一或直径≥2厘米的胃间质瘤应手术切除。其他部位间质瘤的恶性可能性比胃间质瘤大,不论肿瘤大小应考虑手术切除。内镜下病灶剜除技术的应用仍有争议。
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常用的为伊马替尼(imatinib),适用于间质瘤术后复发、无法切除或已转移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