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变态反应

摄入的食物经免疫介导引起不良反应。

可分成3型:
①IgE介导。包括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变应性鼻炎、喉痉挛、腹泻/呕吐、速发型过敏反应和口腔过敏。
②非IgE介导。包括食物蛋白质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和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病。
③IgE介导和非IgE介导混合型。包括牛奶蛋白过敏、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和胃肠炎。

本条目主要内容介绍非IgE介导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直肠结肠炎和肠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可引起变态反应的蛋白主要来源于大豆、小麦、蛋、牛奶、花生、坚果类和鱼及贝壳类等食物。变态反应不是通过IgE介导,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已发现有肿瘤坏死因子α(TG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

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儿童。食物变态反应引起的胃肠道症状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即可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摄入触发症状发生,停止后相应的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食物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和腹泻,症状在摄入食物后24小时内发生,停止可疑食物后24小时内缓解;直肠结肠炎表现为少量黏液血便,停止可疑食物后症状消失;小肠病则表现为慢性腹泻、严重者可表现为脂肪泻。

诊断

摄入某种食物后即产生呕吐、腹痛和腹泻并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应怀疑食物变态反应,但必须注意与食物不耐受鉴别,后者发病无免疫因素介导。

治疗

关键是排除和避免可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重点是大豆、小麦、蛋、牛奶、 花生、坚果类和鱼及贝壳类等食物。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