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前壁孤立性、良性的急性和慢性溃疡引起的消化道紊乱。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因素有:
①直肠脱垂。
②骨盆底肌肉不协调运动导致局部缺血。
③手助排便、肛门器械或栓剂药物使用不当损伤局部黏膜。
临床表现
此病呈慢性过程,排便费力、肛门疼痛、出血、黏液便、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或腹泻)、里急后重和直肠脱垂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直肠指检可触及增厚变硬的直肠黏膜,有压痛。
诊断
主要依据内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内镜下典型表现为直肠一个或多个溃疡,多位于直肠前壁,距肛缘10厘米以内。部分患者仅见黏膜充血、糜烂、粗糙呈颗粒样或结节状改变,少部分患者可见息肉样隆起。病理检查示直肠黏膜固有膜胶原纤维增生。此病的诊断需排除炎症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和感染性直肠炎等疾病。
治疗
缺乏有效治疗的手段,多采取综合措施。摄入高纤维饮食,避免排便过度用力,停止手助排便,尽量减少排便次数和排便时间,合理使用缓泻剂。药物治疗可采用糖皮质激素、5-氨基水杨酸和硫糖铝等灌肠,但疗效有限。生物反馈治疗可协调盆底肌肉活动,训练患者养成良好排便习惯,从而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病变严重、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