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内镜检查(如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和小肠钡剂检查(如口服钡剂或钡剂灌肠造影)未能查明出血原因的反复或持续性消化道出血。
小肠钡剂检查已在很大程度上被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小肠造影替代。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5%~10%。根据出血的显性和隐性特性,可分为不明原因-隐性出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和不明原因-显性出血(呕血、便血、黑便)两大类。70%~80%的出血部位位于小肠。
随着胶囊内镜和双气囊等小肠镜的应用,内镜已可窥视全消化道。为此,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按内镜检查可达到部位分为上(食管至十二指肠法特壶腹:胃镜检查)、中[法特(Vater)壶腹至末端回肠]:胶囊内镜、小肠镜检查)和下(结肠、直肠:结肠镜检查)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中消化道、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见表,其中血管畸形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病因诊断应重点检查小肠,酌情选择检查手段。出血的处理要点如下:
①小肠内镜检查前有必要重复常规内镜检查。因为20%~30%出血发生于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可到达部位。
②胶囊内镜检查阴性者可观察随访或进一步检查。胶囊内镜阴性者再出血率低于阳性者,因此可选择观察随访;但如出血量较大或反复出血,应做进一步检查,包括小肠镜检查、重复胶囊内镜检查等。
③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对诊断很重要。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应尽可能有急诊胃镜(出血12~48小时内)资料,否则胃镜检查结果不可靠。结肠镜检查应在显性出血停止近期、出血间歇期或少量出血中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最好在出血刚停止或少量出血时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除可用于出血诊断,还可用于治疗,推荐的检查时机不一。血管造影则应在大出血时进行。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裂孔疝内的糜烂 下消化道出血 血管畸形 |
中消化道出血
年龄<40岁 淋巴瘤 年龄>40岁 血管畸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