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粪便稀薄,排便>2次/天,粪便量>200克(毫升)/天。

腹泻需要与假性腹泻和大便失禁鉴别,假性腹泻仅排便次数增加而粪便量或含水量并不增加,大便失禁则为不自主排便。

腹泻很常见,几乎所有成人均有过腹泻。多数患者腹泻持续1天或2天后不经治疗自愈,但也有一些患者腹泻迁延不愈,甚至需要住院治疗。基于病程长短的腹泻分类尚未统一,一般将病程<2周的腹泻定为急性腹泻,病程2~4周定为持续性腹泻,病程>4周定为慢性腹泻。

粪便是否稀薄与粪便中含水量有关。正常人每日从饮食摄入和分泌到胃肠腔内的液体总量约9升,但仅约0.1升从直肠排出,即肠道吸收了99%的水分,水分吸收稍有障碍(如减少1%),即可导致腹泻。肠腔液体过多的机制包括:
①肠道液体吸收减少。
②肠道液体分泌增加。
③肠腔内有吸水、难吸收物质。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可将腹泻发生机制分为5类:
①分泌性腹泻。液体和电解质跨肠黏膜转运紊乱所致,包括存在外源或内源性促分泌物和肠黏膜广泛病变。
②渗透性腹泻。由于肠腔内存在大量难以吸收的物质,使腔内渗透压升高,液体被动进入肠腔而引起的腹泻。原因可分成摄入不能吸收的溶质(如硫酸镁、聚乙二醇或乳果糖等泻药)和糖类不能被消化或吸收。
③炎症性腹泻。炎症、溃疡等病变使肠黏膜完整性破坏,大量渗出引起腹泻。
④运动障碍性腹泻。肠蠕动加速,使肠腔内水和电解质与肠黏膜接触时间缩短,影响吸收,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服用前列腺素、促胃肠动力药物等。肠道运动紊乱所致的腹泻也可归属其中。
⑤脂肪泻。是脂肪消化不良和/或吸收不良导致的腹泻。多数腹泻并非单一机制所致,而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于可识别的粪便性状和实验室初步检查,临床上将腹泻分为3类:
①水样泻。粪便呈水样,粪便量常>1升/日,粪便镜检无明显红细胞和白细胞,见于分泌性、渗透性和动力障碍性腹泻。
②炎症性腹泻。多为黏液、脓血便,少数可呈水样便,粪便镜检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可伴有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
③脂肪泻。典型者有大容量、腐臭、淡黄色稀水样或糊状便,表面常飘浮油脂状物,粪便脂肪定性检测(苏丹Ⅲ染色)阳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