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缺血症

急骤起病的肠系膜血供或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和发病机制

①肠系膜动脉栓塞。最常见,多源于心房颤动、心肌梗死伴发的附壁血栓。
②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多继发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发生较缓慢。
③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源于休克、药物、精神等因素导致的肠系膜上动脉持续性痉挛。
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见于肝硬化、肿瘤压迫、肠扭转、腹腔内感染、血液高凝状态、腹部手术或外伤等。

临床表现

因病因和发病机制而异。动脉栓塞者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早期腹痛严重但体检可仅有轻压痛(即腹痛症状与体征不符),多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消化道出血(黑粪、血便或粪便隐血阳性)。缺血严重有肠坏死者随后可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血栓形成者腹痛起病较缓,或仅有反复发作的餐后腹痛,可伴体重下降和吸收不良的表现。

血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等可升高。血管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法或导管法]是诊断此病的主要检查,可鉴别栓塞和血栓形成,明确狭窄程度和范围,导管法可同时做治疗。

诊断

有动脉栓塞高危因素者突发剧烈腹痛,腹痛程度与体征不符,伴有恶心、呕吐或消化道出血者应高度怀疑此病,结合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治疗

包括:
①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足血容量、抗感染,可给予罂粟碱等扩血管药物。
②溶栓及抗凝治疗。溶栓剂和抗凝剂可经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或外周静脉给药,前者疗效高于后者,宜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已有明显肠坏死者不宜采用。
③介入治疗。血管造影同时可进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经导管药物治疗等。
④手术治疗。适用于有肠坏死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