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中性粒细胞恢复初期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简称ES。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体温>38.0℃)、皮疹、体重增加、弥漫性肺实质浸润。
发生率
植入综合征最早在1994年首次提出,临床报道发病率差别较大,且在不同移植类型中发病率报道不同。自体移植报道报道发生率为7%~3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下,发生率为20%~48%;比较而言,各种移植类型中无关脐带血移植发生率相对较高为20%~70%。
发病机制
关于植入综合征确切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阐明,多数学者倾向于“因子风暴”学说,认为移植预处理的毒性与外源性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使用共同促进了炎症因子的产生增多,之后在中性粒细胞恢复期,伴发高浓度的环孢素A、他克莫司、两性霉素或巨细胞病毒感染等触发因素,诱导大量中性粒细胞局部迁移浸润血管、中性粒细胞脱颗粒、氧化代谢过程等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临床特点
植入综合征多发生在移植早期,伴随中性粒细胞的恢复过程,即中性粒细胞恢复前96小时内。表现为非感染性发热,类似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皮疹,弥漫性肺部病变和腹泻,可伴有肝肾功能异常、体重增加、短暂意识障碍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
发热
是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体温>38℃,无感染证据,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
皮疹
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般在发热后1~2天内出现,多为全身或局部红斑或斑丘疹(上半身多见),严重者可出现水疱,表皮松解或剥脱。
肺实质浸润
肺部症状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发绀,不能用心力衰竭解释,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网结节状阴影和/或间质水肿、胸腔积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无阳性病原学发现。
实验室检查方面没有特异性的指标,研究发现在可疑患者中,明显升高的C-反应蛋白有一定诊断价值。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不同的文献报道的诊断标准不同,2001年的斯皮策(Spitzer)诊断标准主要为:
①体温≥38.0℃,无确定的感染原。
②非药物所致的红斑性皮疹,累及全身皮肤25%以上。
③表现为弥漫性肺浸润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及缺氧症状。
次要诊断标准为:
①肝功能异常,总胆红素≥34微摩尔(μmol)/升或转氨酶水平≥基值2倍以上。
②肾功能不全,肌酐≥基值2倍以上。
③体重增加≥基础体重的2.5%。
④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一过性脑病。
确诊需要3条主要诊断标准或2条主要标准加1条或1条以上次要标准。此外常用的诊断标准还有2003年的麦欧力诺(Maiolino)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在中性粒细胞升高的24小时内,出现皮疹、肺水肿或者腹泻及围植入期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
鉴别诊断
植入综合征与急性GVHD在发生时间、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上不易区分,需要进一步从试验性治疗以及回顾性分析中明确。二者主要区别为:发生时间上,植入综合征发生更早,同时伴随中性粒细胞的植入;临床表现累及靶器官不同,植入综合征可发生肺损害、肾脏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而急性GVHD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及肝脏反应。
危险因素
大多数研究涉及的与植入综合征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基础疾病、移植前治疗模式、移植类型、预处理方案、植入细胞的数量、移植干细胞来源、药物如G-CSF及两性霉素、儿童患者。
治疗
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疗效,其可能通过抗炎效应和免疫抑制效应发挥作用。在除外潜在的感染病原菌后,通常最少在48小时后给予激素治疗(甲强龙1~2毫克/千克·天),并快速在2周内减停。建议同时给予预防性的抗感染治疗:患者在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后感染的危险性增大,同时,感染的临床表现可能被激素用药后掩盖。利尿剂:可以适当使用袢利尿剂。
预后
植入综合征一般为自限性疾病,轻症患者不治疗可以自行恢复,多数研究支持植入综合征对移植预后影响不大,但似乎与随后发生的急性GVHD有部分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