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病灶可累及全身各组淋巴结、扁桃体、脾、骨髓等部位,也可累及鼻腔、胃肠道、肺、肝、中枢神经系统等结外器官。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对2009年中国淋巴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分析,2009年中国淋巴瘤发病率为6.68/10万,占全部癌症发病的2.34%,居各类癌症发病的第8位,其发病率男性7.71/10万高于女性5.64/10万,男、女性发病率之比为1.37∶1。同年中国淋巴瘤死亡率为3.75/10万,标化后是1.86/10万,占全部癌症死亡总数2.08%,在癌症死亡病例构成中排列第8位,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4.59/10万和2.90/10万,男、女性死亡率之比为1.58∶1。欧美或亚洲其他国家与中国发病率情况均有差异。
淋巴瘤起病原因不详,在大量流行病学研究中仅提示一部分淋巴瘤的发生与EB病毒、丙肝病毒、幽门螺杆菌、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及HIV病毒相关,但更多的淋巴瘤发生未能找到明确病因。该病多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起病,可伴有低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病理为确诊淋巴瘤金标准,依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可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常见淋巴瘤病理亚型50余种,诊断及鉴别难度较大,需富有经验病理医师在获得充足病理标本下进行诊断,并需对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重复活检、多次复核诊断。
治疗依据病理亚型不同制定不同方案,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以及上述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部分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可达治愈。